一种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及充电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92925发布日期:2024-01-23 12:1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及充电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bms系统充电状态检测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及充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bms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在充电器激活或唤醒机制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先激活或唤醒前端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即afe(active front end,模拟前端)后,再通过前端ic激活或唤醒mcu芯片,从而达到bms激活或唤醒的目的。这种激活方式一般都是瞬时激活的,会导致mcu芯片无法实时监测充电器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激活mcu芯片需先激活前端ic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及充电管理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至少包括模拟前端模块;充电端;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端的电压;以及

3、充电激活模块,包括第一光耦,所述第一光耦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端的电压来激活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并提供电压给所述模拟前端模块。

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端电压的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使能端和信号激活端分别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电压检测端与所述充电端的正极连接。

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还包括用于分压的充电电压分压模块,所述充电电压分压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芯片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充电端的正极之间。

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压分压模块至少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电压检测端连接,漏极与所述充电端的正极连接。

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mos管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芯片为具有电压检测功能的芯片。

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压分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降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电压检测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端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一降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正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分别并联在所述第一降压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容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电压检测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激活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降压二极管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二降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脚连接,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充电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光狗的第二脚,负极与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端脚连接。

1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激活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第六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芯片的信号激活端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的使能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在所述第六电阻的两端。

1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激活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负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一光耦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芯片的信号激活端连接,负极连接在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的第四脚之间。

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

13、有益效果在于:

14、本申请采用第一光耦来拉低第一芯片信号激活端的信号以激活第一芯片,达到激活第一芯片的效果。通过充电端接入充电器,使第一光耦导通,以拉低第一芯片的信号激活端的信号,令第一芯片先激活,从而第一芯片就可以实时检测与充电端连接的充电器的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20)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端(40)电压的第一芯片u1,所述第一芯片u1的使能端和信号激活端分别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10)的使能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10)的控制端连接,电压检测端与所述充电端(40)的正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20)还包括用于分压的充电电压分压模块(21),所述充电电压分压模块(21)连接在所述第一芯片u1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充电端(40)的正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压分压模块(21)至少包括第一mos管q1,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10)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一芯片u1的电压检测端连接,漏极与所述充电端(40)的正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q1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芯片u1为具有电压检测功能的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压分压模块(21)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降压二极管z1,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芯片u1的电压检测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10)的电源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充电端(40)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一降压二极管z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正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容c1分别并联在所述第一降压二极管z1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与所述第一芯片u1的电压检测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激活模块(3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降压二极管z2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二降压二极管z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光耦oc1的第一脚连接,负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充电端(40)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光耦oc1的第二脚,负极与所述第一光耦oc1的第一端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激活模块(30)还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在所述第一芯片u1的信号激活端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10)的使能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激活模块(30)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模拟前端模块(10)的使能端连接,负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一光耦oc1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芯片u1的信号激活端连接,负极连接在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oc1的第四脚之间。

10.一种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BMS系统充电状态检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BMS系统充电管理电路及充电管理系统。其包括模拟前端模块、充电端、充电激活模块以及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充电端电压的第一芯片,第一芯片的使能端和信号激活端分别与模拟前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模拟前端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电压检测端与充电端的正极连接;充电激活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光耦,第一光耦的第一脚设置有充电端的正极端口,第二脚设置有充电端的负极端口,第三脚接地,第四脚连接在第一芯片的信号激活端与模拟前端模块的使能端之间。本申请采用第一光耦来拉低第一芯片信号激活端的信号以达到激活第一芯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曹勇,毛军,单强,戴清明,尹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