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5969发布日期:2023-11-17 11: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


背景技术:

1、直流电机相较于其他电机,采用电刷机械换向,具有机械特性好、可操作性高等特点。在精密控制领域,对电刷块与转子的接触可靠性要求极为严格,同时需要电刷具有较强的强度以适应不同条件的环境试验。

2、现有的电机的电刷块和转子之间经常会发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解决了传统的电机中电刷和换向片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

2、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呈环形,所述电机的定子设置于所述架体的外侧,所述电机的转子设置于所述架体的内侧,所述架体的内侧开设有铣槽;电刷簧片,所述电刷簧片设置于所述铣槽内,所述电刷簧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连接段和第二弯折段;电刷块,所述电刷块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段,所述电刷块供与所述转子触控连接;引出线,所述引出线固定于所述连接段且穿设于所述架体;所述第二弯折段的长度为,其中,为所述第二弯折段的长度,为调整系数,所述调整系数与所述电机的外径尺寸对应,为所述电刷块的长度,为所述电刷簧片的厚度。

3、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架体上开设有沉孔,所述引出线对应穿设于所述沉孔。

4、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沉孔内的引出线垫片,所述引出线穿设于所述引出线垫片。

5、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且对应于所述引出线垫片的侧面的电刷垫片以及供粘结所述电刷垫片和所述引出线垫片的粘结层。

6、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刷簧片对应所述电刷块的侧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电刷簧片的端部设置有耳部。

7、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刷簧片的侧面的第一镀银层。

8、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刷块的侧面的第二镀银层。

9、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刷簧片对称设置有两个。

10、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刷簧片由铍青铜材料制成,所述电刷簧片通过冲压成型制成。

11、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架体由环氧树脂硬质层压板制成。

12、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的电刷簧片通过设置第二弯折部,且第二弯折部根据电机的电刷尺寸进行调节,使得安装于第二弯折部的电刷块能够始终对应于电机,提高了电刷块与转子的接触稳定性,从而避免了电机由于电刷块和转子接触不良发生故障,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开设有沉孔,所述引出线对应穿设于所述沉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沉孔内的引出线垫片,所述引出线穿设于所述引出线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且对应于所述引出线垫片的侧面的电刷垫片以及供粘结所述电刷垫片和所述引出线垫片的粘结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簧片对应所述电刷块的侧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电刷簧片的端部设置有耳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刷簧片的侧面的第一镀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刷块的侧面的第二镀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簧片对称设置有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簧片由铍青铜材料制成,所述电刷簧片通过冲压成型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由环氧树脂硬质层压板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本发明用于电机的电刷结构,包括:架体,架体呈环形,电机的定子设置于架体的外侧,电机的转子设置于架体的内侧,架体的内侧开设有铣槽;电刷簧片,电刷簧片设置于铣槽内,电刷簧片包括连接段、一端连接于连接段的端部的第一弯折段以及一端连接于第一弯折段的第二弯折段;电刷块,电刷块连接于第二弯折段,电刷块供与转子触控连接;引出线,引出线固定于连接段且穿设架体;第二弯折段的长度为。本发明提解决了传统的电机中电刷和换向片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向阳,潘龙飞,张永峰,姜兴平,邳薇,王建飞,张志涛,昝春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