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5487发布日期:2024-01-16 12:1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井加热电缆防牵拉,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


背景技术:

1、油井加热电缆是一种专用电缆系统,用于解决石油开采中的低温环境和原油稠度问题。其主要功能是在深层油井内部提供电力和加热功能,以维持原油的流动性,这些电缆通常采用高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的材料制成,同时具备高强度抗拉特性,以应对极端的油井环境条件,通常需要在油井深部与其他电缆部分连接,以将电能传输到加热元件,并实现电力供应。电缆接头是连接电缆不同部分的关键组件,它们确保电力传输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由于油井环境恶劣,电缆接头需要具备耐高温、抗腐蚀、高强度等特性,以应对极端条件下的挑战。因此,电缆接头的可靠性对于维持油井生产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它们的故障或损坏可能导致油井生产中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现有技术中油井加热电缆接头的设计是关乎石油开采的关键环节。然而,当电缆接头连接的两端油井加热电缆长度过长时,缺少高强度抗牵拉结构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电缆接头在油井深处承受着巨大的拉伸力。如果接头没有足够的高强度抗牵拉结构来支撑这种力量,它们可能会断裂或受损,导致电力传输中断和加热功能丧失。这将对油井操作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和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油井加热电缆接头的设计是关乎石油开采的关键环节。然而,当电缆接头连接的两端油井加热电缆长度过长时,缺少高强度抗牵拉结构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电缆接头在油井深处承受着巨大的拉伸力。如果接头没有足够的高强度抗牵拉结构来支撑这种力量,它们可能会断裂或受损,导致电力传输中断和加热功能丧失。这将对油井操作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和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对接箱,所述对接箱前后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接块,所述侧接块侧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对接箱侧面开设有圆柱腔,所述对接箱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对接箱圆柱腔内活动套设有带有接头的电缆本体,两座所述对接箱侧面设置有辅助抗拉组件,所述对接箱侧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边缘块,所述边缘块侧面采用螺栓固定设置有对接环,所述对接环于对应位置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环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防止两组电缆线连接处被过度牵拉崩断的主抗拉组件。

4、可选地,所述辅助对接组件包括限位头、安装螺栓、导向杆,其中一组所述对接箱的侧接块活动插入有导向杆。

5、可选地,所述导向杆头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头,所述导向杆靠近限位头外壁螺纹旋入有安装螺栓,所述导向杆另一端活动插入到另一组所述对接箱的侧接块侧面。

6、可选地,两组所述对接箱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接块,其中一组所述底接块侧面活动插入有对接螺栓,所述对接螺栓另一端螺纹旋入有锁定螺栓。

7、可选地,所述主抗拉组件包括压紧折杆、驱动环、省力转动组件,所述对接环外壁螺纹旋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外壁设置有锥形面。

8、可选地,所述锥形面窄端靠近压紧折杆一端,所述压紧折杆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弧形面,所述压紧折杆另一端接触到锥形面外壁,所述锥形面表面、弧形面表面均镀有硬质合金层。

9、可选地,所述压紧折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块侧面,所述安装块圆形阵列在安装环侧壁,所述压紧折杆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压紧波纹。

10、可选地,所述驱动环外壁远离锥形面一侧圆形阵列有螺纹孔,所述省力转动组件包括螺纹柱、省力杆,所述螺纹柱底部螺纹旋入到螺纹孔内,所述螺纹柱头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省力杆。

11、可选地,所述对接箱远离主抗拉组件一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对电缆进行束缚的束线组件,所述束线组件包括l型杆、上固环、下固环,所述l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下固环,所述下固环两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有上固环,所述l型杆于下固环转轴位置螺纹旋入有固定螺栓。

12、可选地,所述螺纹孔内腔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孔内螺纹深度小于螺纹孔内腔深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4、1、本发明主体结构包括两组对接箱,两组对接箱一端设置有安装环,而安装环外壁设置主抗拉组件,主抗拉组件可夹持住电缆接头两端的线缆外壁,可彻底解决了当电缆接头连接的两端油井加热电缆长度过长时,缺少高强度抗牵拉结构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电缆接头在油井深处承受着巨大的拉伸力。如果接头没有足够的高强度抗牵拉结构来支撑这种力量,它们可能会断裂或受损,导致电力传输中断和加热功能丧失。这将对油井操作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和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15、2、本发明的主抗拉组件核心组件之一为省力转动组件,省力转动组件可使得当油井加热电缆直径较大时,工人可较为省力的操控主抗拉组件对油井加热电缆接头两端外壁进行夹持。

16、3、本发明在对接箱两端设置有束线组件,首先,束线组件的固定功能确保了加热线缆的牢固安装在墙面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石油田和工业环境中,线缆需要经受恶劣条件的考验,例如高温、高压、化学腐蚀等。通过将线缆稳定地固定在墙面上,可以防止线缆的随机移动和振动,从而降低了因磨损和损坏而导致的维护成本,其次,束线组件还具备导向功能,可以将加热线缆引导成所需的角度和方向。这对于确保线缆按照特定的方向进行安装和操作非常关键。通过导向,可以有效地控制线缆的走向,使其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业结构和管道布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包括电缆本体(53)、对接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箱(5)前后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接块(51),所述侧接块(51)侧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对接箱(5)侧面开设有圆柱腔,所述对接箱(5)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对接箱(5)圆柱腔内活动套设有带有接头的电缆本体(53),两座所述对接箱(5)侧面设置有辅助抗拉组件,所述对接箱(5)侧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边缘块(11),所述边缘块(11)侧面采用边缘螺栓(10)固定设置有对接环(20),所述对接环(20)于对应位置开设有对接孔(15),所述对接环(20)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环(18),所述安装环(18)上设置有防止两组电缆线连接处被过度牵拉崩断的主抗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对接组件包括限位头(6)、安装螺栓(7)、导向杆(8),其中一组所述对接箱(5)的侧接块(51)活动插入有导向杆(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8)头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头(6),所述导向杆(8)靠近限位头(6)外壁螺纹旋入有安装螺栓(7),所述导向杆(8)另一端活动插入到另一组所述对接箱(5)的侧接块(51)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对接箱(5)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接块(52),其中一组所述底接块(52)侧面活动插入有对接螺栓(520),所述对接螺栓(520)另一端螺纹旋入有锁定螺栓(5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抗拉组件包括压紧折杆(12)、驱动环(19)、省力转动组件,所述对接环(20)外壁螺纹旋入有驱动环(19),所述驱动环(19)外壁设置有锥形面(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面(21)窄端靠近压紧折杆(12)一端,所述压紧折杆(12)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弧形面(14),所述压紧折杆(12)另一端接触到锥形面(21)外壁,所述锥形面(21)表面、弧形面(14)表面均镀有硬质合金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折杆(12)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块(13)侧面,所述安装块(13)圆形阵列在安装环(18)侧壁,所述压紧折杆(12)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压紧波纹(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19)外壁远离锥形面(21)一侧圆形阵列有螺纹孔(22),所述省力转动组件包括螺纹柱(17)、省力杆(16),所述螺纹柱(17)底部螺纹旋入到螺纹孔(22)内,所述螺纹柱(17)头部开设有安装槽(171),所述安装槽(171)内转动连接有省力杆(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箱(5)远离主抗拉组件一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对电缆进行束缚的束线组件,所述束线组件包括l型杆(4)、上固环(1)、下固环(2),所述l型杆(4)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下固环(2),所述下固环(2)两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有上固环(1),所述l型杆(4)于下固环(2)转轴位置螺纹旋入有固定螺栓(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22)内腔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孔(22)内螺纹深度小于螺纹孔(22)内腔深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拉的油井加热电缆,涉及油井加热电缆防牵拉技术领域,包括电缆本体、对接箱,所述对接箱前后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接块,所述侧接块侧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对接箱圆柱腔内活动套设有带有接头的电缆本体,两座所述对接箱侧面设置有辅助抗拉组件。本发明主体结构包括两组对接箱,两组对接箱一端设置有安装环,而安装环外壁设置主抗拉组件,主抗拉组件可夹持住电缆接头两端的线缆外壁,可彻底解决了当电缆接头连接的两端油井加热电缆长度过长时,缺少高强度抗牵拉结构,电缆接头在油井深处承受着巨大的拉伸力,如果接头没有足够的高强度抗牵拉结构来支撑这种力量,它们可能会断裂或受损,导致电力传输中断和加热功能丧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仁和,柏广双,徐健,李桂华,张宏霞,冯翠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全兴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