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0493发布日期:2024-02-02 21:2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弱电施工,具体为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1、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交流电压一般在36v以内,家用电器中的电话、电脑、电视机的信号输入(有线电视线路)、音响设备(输出端线路)等家用电器均为弱电电气设备,强电和弱电从概念上讲,一般是容易区别的,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弱电是作为一种信号电,电压并不是区分强电和弱电的方法;

2、在进行家用弱电施工时,经常需要将线缆穿过管路进行铺设,一般采用穿线与铺管并进的方式进行,保证线缆的使用环境,在穿线与铺管并进过程中,会导致线缆在多次移动时进行弯折形变,进而使线缆的直度降低,使其前部呈现扭曲状,进而在后续施工中需要去除前部的扭曲线缆,防止在后续维护中卡在管路中,但由于铺设管路较长,需要去除的扭曲线缆较多,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来减少对线缆的浪费;

3、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便于将扭曲线缆的直度恢复的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通过扭簧铰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与下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安装板上侧的圆孔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与圆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辊,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杆外侧设置有防崩带,所述防崩带的上侧套设在转杆的外壁上,所述防崩带的下侧与第一电机的输出杆外壁不接触,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压辊,所述第二压辊位于第一压辊的下侧,所述安装板的右侧设置有清洁机构。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压辊的前侧与第一压辊的后侧,所述第一压辊的下侧与第二压辊的上侧形成圆形通道。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朝向第一压辊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管,所述转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转管的外壁靠近第一压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外壁与第二压辊的外壁接触。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压辊的外壁前侧直径大于第二压辊的后侧外壁直径,且所述第二压辊的外壁外壁前侧与传动轮的外壁接触,且所述转管的长度与清洁刷的长度相等,所述转管的长度大于固定套的长度,所述固定套的上侧设置有下压机构。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压机构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环状结构,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若干插孔,所述插孔呈环状分布在限位环上,所述限位环的外壁上侧固定连接有延长臂,所述延长臂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下压机构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位于插孔的内部,所述插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安装板远离限位环的一侧。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延长臂为弧形结构,且所述转辊的外壁到转轴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套远离第一压辊一侧外壁到转轴外壁之间的距离,所述转管的内壁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之间的圆形通道为同一路径。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管的内部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固定管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镂空支架,所述镂空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输出方向为向上,所述固定管的上侧开口位置朝向清洁机构的下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固定管、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等结构,使本装置可将扭曲形变的线缆通过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之间的剧烈挤压进行直度矫正;

10、通过设置有清洁机构,使本装置在对线缆进行直度矫正时,可通过旋转的清洁刷将线缆表面粘附的杂物去除,进而防止粘附的杂物造成线缆被挤压时受损;

11、通过设置有下压机构,使本装置可在将线缆退出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之间时,使线缆由于转辊的下压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的挤压形成曲度,使其便于对线缆的整体曲度进行调整;

12、通过设置有固定管、第二电机、扇叶等结构,使本装置对线缆进行直度矫正时,可由固定管处喷出气流,进而使线缆表面脱落的杂物被吹离。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包括固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上端通过扭簧铰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上侧与下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安装板(3)上侧的圆孔内部设置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外壁与圆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的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辊(5),所述安装板(3)的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杆外侧设置有防崩带(8),所述防崩带(8)的上侧套设在转杆(4)的外壁上,所述防崩带(8)的下侧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杆外壁不接触,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压辊(9),所述第二压辊(9)位于第一压辊(5)的下侧,所述安装板(3)的右侧设置有清洁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3)分别设置在第一压辊(5)的前侧与第一压辊(5)的后侧,所述第一压辊(5)的下侧与第二压辊(9)的上侧形成圆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10)包括转轴(101),所述转轴(101)设置在安装板(3)上,所述安装板(3)的右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与转轴(10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1)朝向第一压辊(5)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2),所述固定套(102)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管(103),所述转管(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清洁刷(104),所述转管(103)的外壁靠近第一压辊(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105),所述传动轮(105)的外壁与第二压辊(9)的外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辊(9)的外壁前侧直径大于第二压辊(9)的后侧外壁直径,且所述第二压辊(9)的外壁外壁前侧与传动轮(105)的外壁接触,且所述转管(103)的长度与清洁刷(104)的长度相等,所述转管(103)的长度大于固定套(102)的长度,所述固定套(102)的上侧设置有下压机构(1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106)包括限位环(601),所述限位环(601)为环状结构,所述限位环(601)的内壁与转轴(101)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环(601)上开设有若干插孔(602),所述插孔(602)呈环状分布在限位环(601)上,所述限位环(601)的外壁上侧固定连接有延长臂(604),所述延长臂(604)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辊(605),所述下压机构(106)还包括插杆(603),所述插杆(603)的一端位于插孔(602)的内部,所述插杆(603)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3)并延伸至安装板(3)远离限位环(60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臂(604)为弧形结构,且所述转辊(605)的外壁到转轴(10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套(102)远离第一压辊(5)一侧外壁到转轴(101)外壁之间的距离,所述转管(103)的内壁与第一压辊(5)、第二压辊(9)之间的圆形通道为同一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内部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固定管(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镂空支架(11),所述镂空支架(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3),所述扇叶(13)的输出方向为向上,所述固定管(1)的上侧开口位置朝向清洁机构(10)的下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弱电工程的布线装置,本发明涉及弱电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通过扭簧铰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与下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安装板上侧的圆孔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与圆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辊,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固定管、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等结构,使本装置可将扭曲形变的线缆通过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之间的剧烈挤压进行直度矫正,具有实用性强和便于将扭曲线缆的直度恢复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一,徐志强,陈玉善,高秋辉,杨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文康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