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5186发布日期:2023-12-29 17:0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架空电缆,具体涉及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高压电力输送方式,大多是使用高压架空线路或者高压电缆线路作为传输通道,架空电缆可在电杆上架设,特殊情况下还可在树丛中穿行,直接用金具固定在树干上,电缆无论是在电杆,还是在树干上架设,目前均使用固定装置使电缆刚性连接在电杆或树干上,但是如授权公开号cn 219268350 u《一种电缆固定结构及固定带装置》指出的,电缆刚性连接在电杆或树干上时,如遇大风天气,电缆会在风力的吹动下产生晃动,特别是会产生前后方向的摆动,在电缆前后摆动时,电缆和固定装置的连接处会产生拉扯、晃动,进而造成电缆和固定装置的连接处产生磨损,并且如果是架设在树林中的电缆,电缆前后晃动幅度过大时,会摩擦接触临近的树木等物体,同样会造成电缆磨损,而电缆在磨损后,会影响到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解决电缆和固定装置的连接处容易产生磨损,并且架设在树林中的电缆,电缆前后晃动幅度过大时,会摩擦接触临近的树木等物体,同样会造成电缆磨损,而电缆在磨损后,会影响到其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通过缓冲组件随着电缆前后摆动,进而将电缆承受作用力转化到相应弹簧上,同时通过承载件避免造成电缆过多的轴向移动,进而避免电缆周壁因与树干或其他临近物体产生摩擦导致磨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包括承载架和两个承载件;

4、所述承载架包括竖板和两个横板,两个横板固定设置在竖板前侧且上下对称排列,两个承载件左右对称设置在两个横板之间,每个所述承载件均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缓冲组件构成,每个所述缓冲组件均包括弧形槽、滑杆和限位筒,两个横板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弧形槽,两个承载件中相互对称的任意两个缓冲组件的弧形槽的弧形凸起呈相背状态,每个弧形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弹簧,上下对应的两个滑杆之间均设有两个限位筒,每个所述限位筒包括固定杆、上连板、下连板和转筒,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与对应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壁的上下部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一和外螺纹二,所述固定杆的上下部分别螺纹连接上连板和下连板,所述上连板与下连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套在固定杆外的转筒,所述转筒为两端粗、中间细的圆筒,所述转筒周壁上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切割缝,在电缆轴向移动距离过大时,通过转筒将电缆夹紧,通过弹簧对电缆的晃动提供缓冲。

5、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板相远离的侧面与竖板前侧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上肋板与下肋板,所述竖板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横板位于竖板上部和下部的安装孔之间,通过上肋板与下肋板保证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6、优选的,所述滑杆为长方形杆弯曲成的、沿着所在的弧形槽呈滑动状态的弧形杆体,所述滑杆的弧长小于所在弧形槽的弧长。

7、优选的,所述滑杆两端到所在弧形槽端部的距离相等时,所述滑杆两端的弹簧自由端分别与所在弧形槽的端部接触,保证弹簧对电缆晃动时的缓冲效果。

8、优选的,所述滑杆与弧形槽相匹配,所述转筒为弹簧钢制成的圆筒,上连板与上侧的横板之间存在间隙,下连板与下侧的横板之间存在间隙,保证转筒上下两端相互远离的移动空间。

9、优选的,所述上连板的底面和固定杆的中部之间沿固定杆的轴心对称连接有弹性带一,所述下连板的顶面和固定杆的中部之间沿固定杆的轴心对称连接有弹性带二,弹性带一和弹性带二相对的一端位于固定杆中部且有间距,弹性带在转筒转动过程中被拉长缠绕在固定杆上,并在转筒停止转动后,利用自身弹力带动转筒恢复初始状态。

10、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切割缝之间的转筒外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垫,对与转筒接触的电缆提供保护,增大转筒与电缆之间的静摩擦,保证电缆轴向移动时带动转筒转动。

11、优选的,每个所述缓冲组件中的两个限位筒呈前后对称状态排列,每个缓冲组件中的两个固定杆上的外螺纹一和外螺纹二呈前后对称状态,两个承载件中位于前侧的多个转筒与位于后侧的多个转筒之间共同构成电缆通道,电缆穿过该电缆通道进行限位。

12、优选的,每个所述弧形槽均沿所在横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保证承载件对电缆的夹持限位效果。

13、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承载件的多个缓冲组件与另一个承载件的多个缓冲组件一一对称设置,相互对称的任意两个缓冲组件的固定杆上的外螺纹一和外螺纹二呈左右对称状态,避免两个承载件同时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发明通过设置承载件,进而电缆在大风天气前后摆动时,多个缓冲组件会随着电缆前后摆动,将电缆收到的作用力转化到弹簧上,通过弹簧提供缓冲,并在电缆受到的风力影响减小或消失后,在弹簧弹力作用下驱动滑杆复位,进而通过转筒带动电缆复位,通过弹簧提供的缓冲与复位,避免电缆的摆动幅度过大,造成其周壁与固定装置发生摩擦而导致的电缆磨损。

16、2、本发明通过设置承载件,在电缆受到沿其轴向方向的牵引力后,电缆发生轴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电缆与多个转筒滚动接触,避免其因摩擦产生磨损;同时,在电缆移动一段距离后,随着转筒转动,位于电缆移动方向一侧的承载件的上连板、下连板相互远离,进而转筒的上端与下端相互远离,使前后对称的两个限位筒的间距变小,实现对电缆的夹紧,分散电缆收到的牵引力,避免局部受力,造成电缆磨损。

17、3、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承载件在夹紧电缆后,能够避免电缆轴向移动的距离过大,进而导致电缆的晃动幅度过大与树干或其他邻近物体产生摩擦。

18、4、本发明的转筒外部设置弹性垫,保证电缆轴向移动时可以带动转筒转动。

19、5、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带一与弹性带二,在转筒转动并夹紧电缆时,弹性带被拉长缠绕在固定杆上,在电缆不受大风的作用力后,弹性带一和弹性带二在自身回复力下,会驱动转筒带动上连板和下连板恢复到初始状态,进而使所在的承载件上的多个转筒驱动电缆恢复到初始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和两个承载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板(2)相远离的侧面与竖板(1)前侧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上肋板(13)与下肋板(14),所述竖板(1)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5),两个横板(2)位于竖板(1)上部和下部的安装孔(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为长方形杆弯曲成的、沿着所在的弧形槽(3)呈滑动状态的弧形杆体,所述滑杆(4)的弧长小于所在弧形槽(3)的弧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两端到所在弧形槽(3)端部的距离相等时,所述滑杆(4)两端的弹簧(5)自由端分别与所在弧形槽(3)的端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与弧形槽(3)相匹配,所述转筒(9)为弹簧钢制成的圆筒,上连板(7)与上侧的横板(2)之间存在间隙,下连板(8)与下侧的横板(2)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板(7)的底面和固定杆(6)的中部之间沿固定杆(6)的轴心对称连接有弹性带一(16),所述下连板(8)的顶面和固定杆(6)的中部之间沿固定杆(6)的轴心对称连接有弹性带二(17),弹性带一(16)和弹性带二(17)相对的一端位于固定杆(6)中部且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割缝(12)之间的转筒(9)外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垫(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组件中的两个限位筒呈前后对称状态排列,每个缓冲组件中的两个固定杆(6)上的外螺纹一(10)和外螺纹二(11)呈前后对称状态,两个承载件中位于前侧的多个转筒(9)与位于后侧的多个转筒(9)之间共同构成电缆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形槽(3)均沿所在横板(2)的宽度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承载件的多个缓冲组件与另一个承载件的多个缓冲组件一一对称设置,相互对称的任意两个缓冲组件的固定杆(6)上的外螺纹一(10)和外螺纹二(11)呈左右对称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架空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防磨损装置,包括承载架和两个承载件;承载架包括竖板和横板,承载件设置在两个横板之间,承载件由多个缓冲组件构成,缓冲组件包括弧形槽、滑杆和限位筒,横板侧面均开设弧形槽,弧形槽内均滑动设置滑杆,滑杆的两端连接弹簧,上下对应的两滑杆之间设有两个限位筒,限位筒包括固定杆、上连板、下连板和转筒,固定杆两端分别与滑杆固定,固定杆的上下部分别螺纹连接上连板和下连板,上连板与下连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套在固定杆外的转筒。本发明通过缓冲组件将电缆前后摆动的作用力转化到相应弹簧上,通过承载件夹紧弹簧避免造成电缆过多的轴向移动,进而避免电缆周壁因摩擦导致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通信服务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