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8717发布日期:2024-03-28 18:3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负荷测试,尤其是一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工作人员主要通过对分支监测单元/智能断路器进行监测,在配合主站实现对用户的远程抄表、设备工况、客户用电负荷与电能量监控、负荷控制等功能,在日常运维过程中,会遇到智能断路器、电能表等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线路老化出现短路等情况,这时候需要人工进行逐步排查,耗费运维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

2、因此为了提高检修效率,需要研发一种装置,可模拟实现控制用终端安装调试、分支监测单元安装、断路器与分支监测单元或控制用终端接线(遥控、遥信、遥测)、现场分合闸试验、远程跳闸试验等工作,便于用于日常模拟演练使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情况,可以快速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发一种装置,可模拟实现控制用终端安装调试、分支监测单元安装、断路器与分支监测单元或控制用终端接线、现场分合闸试验、远程跳闸试验等工作,用于日常模拟演练使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情况,可以快速反应,提高检修效率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包括,模拟组件,包括屏柜、智能量测终端、非智能断路器、分支终端、万能断路器、电能表、负荷管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所述智能量测终端、所述非智能断路器、所述分支终端、所述万能断路器、所述电能表、所述负荷管理终端和所述智能断路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屏柜侧面相互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导线通过限位机构固定;

4、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遮挡组件;

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线夹、拉动件和解锁件,所述拉动件和所述解锁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线夹上,所述拉动件与所述解锁件连接;

6、所述遮挡组件包括转动板和抵挡块,所述转动板与所述线夹转动连接,所述抵挡块与所述线夹滑动配合并与所述解锁件连接。

7、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线夹包括压线槽、挤压滑槽和第一侧面槽,所述压线槽贯穿设置于所述线夹侧面,所述挤压滑槽设置于所述线夹下端,所述第一侧面槽设置于所述线夹另一侧面并与所述挤压滑槽相通,所述拉动件穿插于所述挤压滑槽内。

8、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拉动件包括压紧板、弹簧卡齿块和圆环杆,所述弹簧卡齿块设置于所述压紧板侧面,所述圆环杆设置于所述弹簧卡齿块下端,所述压紧板置于所述压线槽内,所述弹簧卡齿块置于所述挤压滑槽内,所述圆环杆穿插于所述挤压滑槽内。

9、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紧板下端设置有压紧槽,所述压紧槽内设置有弹簧板。

10、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解锁件包括限位卡合板、移动块和解锁拉环,所述限位卡合板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槽内,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线夹滑动配合并与所述限位卡合板连接,所述解锁拉环与所述移动块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卡合板一侧设置有限位卡齿、所述限位卡合板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弹簧;

12、所述第一侧面槽内设置有第一滑轮。

13、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块上端设置有第一拉动臂和第二拉动臂,所述第一拉动臂通过第一钢丝绳与所述限位卡合板连接。

14、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解锁拉环圆周面上设置有拉环限位板,所述线夹侧面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拉环限位板穿插于所述方形槽内。

15、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线夹还包括移动槽和抵挡滑槽,所述移动槽设置于所述线夹侧面并与所述压线槽相通,所述抵挡滑槽设置于所述线夹另一侧面并与所述移动槽相通,所述抵挡块置于所述移动槽内。

16、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抵挡块侧面设置有抵挡弹簧,所述抵挡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抵挡块通过第二钢丝绳与所述第二拉动臂连接。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多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控制回路方案,基本涵盖了实际现场所有的情况,能够更好的进行负荷管理系统的验证试验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101)包括压线槽(101a)、挤压滑槽(101b)和第一侧面槽(101c),所述压线槽(101a)贯穿设置于所述线夹(101)侧面,所述挤压滑槽(101b)设置于所述线夹(101)下端,所述第一侧面槽(101c)设置于所述线夹(101)另一侧面并与所述挤压滑槽(101b)相通,所述拉动件(102)穿插于所述挤压滑槽(101b)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件(102)包括压紧板(102a)、弹簧卡齿块(102b)和圆环杆(102c),所述弹簧卡齿块(102b)设置于所述压紧板(102a)侧面,所述圆环杆(102c)设置于所述弹簧卡齿块(102b)下端,所述压紧板(102a)置于所述压线槽(101a)内,所述弹簧卡齿块(102b)置于所述挤压滑槽(101b)内,所述圆环杆(102c)穿插于所述挤压滑槽(101b)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102a)下端设置有压紧槽(102a-1),所述压紧槽(102a-1)内设置有弹簧板(102a-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103)包括限位卡合板(103a)、移动块(103b)和解锁拉环(103c),所述限位卡合板(103a)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槽(101c)内,所述移动块(103b)与所述线夹(101)滑动配合并与所述限位卡合板(103a)连接,所述解锁拉环(103c)与所述移动块(103b)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合板(103a)一侧设置有限位卡齿(103a-1)、所述限位卡合板(103a)另一侧设置有限位弹簧(103a-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3b)上端设置有第一拉动臂(103b-1)和第二拉动臂(103b-2),所述第一拉动臂(103b-1)通过第一钢丝绳(103d)与所述限位卡合板(103a)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拉环(103c)圆周面上设置有拉环限位板(103c-1),所述线夹(101)侧面设置有方形槽(101d),所述拉环限位板(103c-1)穿插于所述方形槽(101d)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101)还包括移动槽(101e)和抵挡滑槽(101f),所述移动槽(101e)设置于所述线夹(101)侧面并与所述压线槽(101a)相通,所述抵挡滑槽(101f)设置于所述线夹(101)另一侧面并与所述移动槽(101e)相通,所述抵挡块(202)置于所述移动槽(101e)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块(202)侧面设置有抵挡弹簧(202a),所述抵挡滑槽(101f)内设置有第二滑轮(101f-1),所述抵挡块(202)通过第二钢丝绳(103e)与所述第二拉动臂(103b-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力负荷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现场接入模拟器,包括,模拟组件,包括屏柜、智能量测终端、非智能断路器、分支终端、万能断路器、电能表、负荷管理终端和智能断路器,所述智能量测终端、所述非智能断路器、所述分支终端、所述万能断路器、所述电能表、所述负荷管理终端和所述智能断路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屏柜侧面相互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导线通过限位机构固定。本方案提供了多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控制回路方案,基本涵盖了实际现场所有的情况,能够更好的进行负荷管理系统的验证试验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达,杨仕军,曹永,王雷,陈治廷,杨开兴,曹宇,赵俊红,何兆磊,刘斌,李沛霖,阎银红,张然裕,张合强,姜文喆,和凌冬,蒋文周,赵元,邓昂,罗焘,王官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