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电路和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1103发布日期:2024-04-01 14:3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漏电保护电路和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具体涉及开关电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和方法以及照明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1、在负载安装过程中,因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发生部分接通的情况,若此时人体不小心接触,则容易触电,影响安全操作。例如,在照明领域,由于较多灯座还保留着双端接入的接口,在对原有灯管进行更换时,一般还是采用双端输入的灯管。所述的双端输入指的是将交流输入端的接头分别设在灯管两端,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一般将其中的一端先插入灯座,然后再插入另一端,由于操作者手部需要抓持在灯管的端部,可能接触到端部导电的金属,容易发生触电的情况,故对该种情况下的漏电保护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在照明系统中,漏电保护电路是必不可少的。在多个光源启动的应用场景下,照明系统的输入端的输入电感大,漏电保护电路很容易对漏电发生误判断,从而误触发漏电保护,造成照明系统无法工作。因此在照明系统中需要提供一种可靠的漏电保护电路,以实现漏电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电路,以在照明系统发生漏电时提供可靠的漏电保护,提高照明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包括:

3、下拉电流产生电路,被配置为提供从直流总线到参考电压的下拉电流;

4、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工作区间内控制所述下拉电流产生电路产生可变的下拉电流,并且在检测时间区间内根据表征所述直流总线上电压的检测电压信号的变化状态,判断是否发生漏电,其中所述检测时间区间位于所述工作区间内。

5、优选地,在发生漏电时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的变化速率大于未发生漏电时的变化速率。

6、优选地,所述工作区间被配置为在所述检测电压信号低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时间区间内。

7、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时间区间内控制所述下拉电流产生电路由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切换至第二期望下拉电流,并且在所述检测时间区间内检测所述检测电压信号。

8、优选地,所述检测时间区间的开始时刻被配置为所述工作区间的开始时刻延迟第一时间后的时刻。

9、优选地,在所述检测时间区间内,当所述检测电压信号始终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所述照明系统被判断为发生漏电;当所述检测电压信号出现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时,所述照明系统被判断为未发生漏电;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10、优选地,所述检测时间区间的截止时刻与所述工作区间的截止时刻相同。

11、优选地,所述工作区间的截止时刻被配置为所述下拉电流下降到第一电流阈值的时刻。

12、优选地,所述工作区间的截止时刻被配置为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第二次达到第三电压阈值的时刻,所述第三电压阈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13、优选地,所述工作区间的截止时刻被配置为所述工作区间的开始时刻延迟设定时间后的时刻。

14、优选地,所述下拉电流产生电路包括跨导运放,所述跨导运放耦接在所述直流总线和参考电压之间,受控产生所述下拉电流。

15、优选地,所述下拉电流产生电路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耦接在所述直流总线和参考电压之间,受控产生所述下拉电流

16、优选地,所述晶体管为mos管、j管或三极管。

17、优选地,所述下拉电流至少包括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和第二期望下拉电流,在所述检测时间区间内,至少包括一次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和第二期望下拉电流之间的切换。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大于第二期望下拉电流。

19、优选地,所述下拉电流的变化趋势由所述直流总线上电压和第一期望下拉电流或第二期望下拉电流确定。

20、优选地,当检测到发生漏电时,所述照明系统没有能量传递至耦接的负载;当检测到未发生漏电时,所述照明系统允许有能量传递至所述负载。

21、优选地,在第一工作区间内,所述下拉电流被控制为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在第二工作区间内,所述下拉电流被控制为第二期望下拉电流,其中所述第二工作区间的开始时刻晚于所述检测时间区间的开始时刻。

22、优选地,当照明系统存在漏电现象时,在所述工作区间内,所述下拉电流被控制从零值上升,然后跟随直流总线上的电压变化。

2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包括:

24、整流电路,被配置为接收交流输入电压并且产生电压信号;

25、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响应所述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光源;以及

26、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之间,被配置为对所述照明系统的交流输入端进行漏电检测并提供漏电保护。

27、优选地,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

28、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漏电保护电路从直流总线经由整流电路形成单独的闭环回路,减小了能量损耗,降低了成本,另外漏电保护电路在工作区间内提供从直流总线流到参考电压的可变下拉电流,能够平滑交流输入端输入电感引入的电压突变,从而避免在多光源照明系统中误触发漏电保护,提高漏电保护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照明系统的漏电保护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发生漏电时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的变化速率大于未发生漏电时的变化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间被配置为在所述检测电压信号低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时间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检测时间区间内控制所述下拉电流产生电路由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切换至第二期望下拉电流,并且在所述检测时间区间内检测所述检测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时间区间的开始时刻被配置为所述工作区间的开始时刻延迟第一时间后的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时间区间内,当所述检测电压信号始终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所述照明系统被判断为发生漏电;当所述检测电压信号出现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时,所述照明系统被判断为未发生漏电;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时间区间的截止时刻与所述工作区间的截止时刻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间的截止时刻被配置为所述下拉电流下降到第一电流阈值的时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间的截止时刻被配置为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第二次达到第三电压阈值的时刻,所述第三电压阈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间的截止时刻被配置为所述工作区间的开始时刻延迟设定时间后的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电流产生电路包括跨导运放,所述跨导运放耦接在所述直流总线和参考电压之间,受控产生所述下拉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电流产生电路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耦接在所述直流总线和参考电压之间,受控产生所述下拉电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为mos管、j管或三极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电流至少包括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和第二期望下拉电流,在所述检测时间区间内,至少包括一次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和第二期望下拉电流之间的切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大于第二期望下拉电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电流的变化趋势由所述直流总线上电压和第一期望下拉电流或第二期望下拉电流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发生漏电时,所述照明系统没有能量传递至耦接的负载;当检测到未发生漏电时,所述照明系统允许有能量传递至所述负载。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工作区间内,所述下拉电流被控制为第一期望下拉电流,在第二工作区间内,所述下拉电流被控制为第二期望下拉电流,其中所述第二工作区间的开始时刻晚于所述检测时间区间的开始时刻。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照明系统存在漏电现象时,在所述工作区间内,所述下拉电流被控制从零值上升,然后跟随直流总线上的电压变化。

20.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电路以及应用其的照明系统。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漏电保护电路从直流总线经由整流电路形成单独的闭环回路,减小了能量损耗,降低了成本,另外漏电保护电路在工作区间内提供从直流总线流到参考电压的可变下拉电流,能够平滑交流输入端输入电感引入的电压突变,从而避免在多光源照明系统中误触发漏电保护,提高漏电保护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永裕,王龙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