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6776发布日期:2024-02-22 21:3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一样,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光伏发电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由于太阳能取之不尽,且用之不竭,所述光伏发电的资源不会短缺,以上是光伏发电的优势。在一天的24小时中,阳光不会照在同一个地方,强度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光伏发电产生的电流不稳定,以上是光伏发电的劣势。自用的光伏发电一般是通过在房顶上固定安装光伏发电板进行发电,光伏发电板难以一直对着太阳进行发电,发电的效率低;如果想要获得同等的发电量,需要铺设更多的光伏发电板,导致占用大量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在房顶上固定安装光伏发电板进行发电,光伏发电板难以一直对着太阳进行发电,进而导致发电效率低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

3、太阳能电池板,适于将接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4、支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柱上;

5、第一动力结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支柱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结构适于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柱旋转;

6、第二动力结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结构适于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俯仰运动;

7、太阳敏感器,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

8、控制器,与第一动力结构、第二动力结构、太阳敏感器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太阳敏感器传送的太阳轨迹信息控制第一动力结构和第二动力结构配合运行,进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追踪太阳轨迹。

9、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10、第一齿轮,与第一动力结构连接;

11、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支柱上。

12、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13、丝杠,与第二动力结构连接,且所述丝杠位于中空的支柱内;所述第二动力结构适于带动所述丝杠旋转;

14、套筒,螺纹套设于所述丝杠上,且所述丝杠适于转动时,带动所述套筒上下移动;

15、支撑杆,底端与套筒铰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太阳能电池板靠近边缘的底面位置铰接;所述支撑杆适于在套筒上下移动时,带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俯仰运动。

16、可选地,在所述支柱上设有竖直的开槽;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经过所述开槽后,与所述与套筒铰接。

17、可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套筒和支撑杆为适配多个太阳能电池板的多个。

18、可选地,还包括:

19、基座,所述支柱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

20、可选地,还包括:

21、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蓄电池适于存储太阳能电池板转换的电能,并向用户供电。

22、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处理器。

23、可选地,所述单片机处理器为arm微处理器。

24、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结构为伺服电机。

2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6、1.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适于将接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支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柱上;第一动力结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支柱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结构适于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柱旋转;第二动力结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结构适于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俯仰运动;太阳敏感器,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控制器,与第一动力结构、第二动力结构、太阳敏感器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太阳敏感器传送的太阳轨迹信息控制第一动力结构和第二动力结构配合运行,进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追踪太阳轨迹;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太阳敏感器追踪太阳轨迹,控制器控制第二动力结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俯仰调节。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动力结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支柱旋转调节,光伏发电板自动追踪太阳轨迹,提高发电效率,并且减小占地面积。

27、2.本发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动力结构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支柱上;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第一动力结构,驱动第一齿轮旋转,从而通过第二齿轮带动支柱旋转调节,进而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跟随太阳轨迹调整方位。

28、3.本发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丝杠,与第二动力结构连接,且所述丝杠位于中空的支柱内;所述第二动力结构适于带动所述丝杠旋转;套筒,螺纹套设于所述丝杠上,且所述丝杠适于转动时,带动所述套筒上下移动;支撑杆,底端与套筒铰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太阳能电池板靠近边缘的底面位置铰接;所述支撑杆适于在套筒上下移动时,带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俯仰运动;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二动力结构,通过驱动丝杠旋转,从而带动套筒上下移动,间接带动支撑杆推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俯仰调节。

29、4.本发明在所述支柱上设有竖直的开槽;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经过所述开槽后,与所述与套筒铰接;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杆的转动更加灵活。

30、5.本发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套筒和支撑杆为适配多个太阳能电池板的多个;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空间设置,提高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31、6.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基座,所述支柱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支柱的稳定性。

32、7.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蓄电池适于存储太阳能电池板转换的电能,并向用户供电;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通过蓄电池蓄电,供给用户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蓄电。

33、8.本发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处理器;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可靠的控制信号,且成本较低。

34、9.本发明所述单片机处理器为arm微处理器;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控制的可靠性。

35、10.本发明所述第一动力结构为伺服电机;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支柱旋转运动的精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柱(5)上设有竖直的开槽(17);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经过所述开槽(17)后,与所述与套筒(6)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数量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套筒(6)和支撑杆(3)为适配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为单片机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处理器为arm微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结构(11)为伺服电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连接于支柱上;第一动力结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支柱旋转;第二动力结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太阳能电池板俯仰运动;太阳敏感器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板上;控制器与第一动力结构、第二动力结构、太阳敏感器均信号连接,且根据太阳敏感器传送的太阳轨迹信息控制第一动力结构和第二动力结构配合运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追踪太阳轨迹;本申请通过太阳敏感器追踪太阳轨迹,控制器控制第二动力结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俯仰调节。控制器控制第一动力结构,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支柱旋转,光伏发电板自动追踪太阳轨迹,提高发电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殷啸明,孟瑶,林朝涛,冯丽,郭惠霞,孙鹏,夏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洋浦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