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4102发布日期:2024-02-22 21:0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分布式光伏电站是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用将光伏板均匀的分散到现有的住宅屋顶的方式来避免现有的光伏电站需要占用较大场地的问题,如此可有效的增加光伏电站的设置数量,进一步增加光伏发电的功率。

2、现有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主要安装至房屋屋顶,如专利号为2021105836166,名称为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明专利,其通过采用多个光伏组件连接的方式,使得光伏组件之间能够传递力,进而实现抵抗外部风力较强的效果,然而采用上述方式的光伏组件安装方式,由于其位置是固定的,因而在太阳光随着时间变化而迁移时,光伏组件无法有效的随着迁移,同时由于屋顶的承重力以及相关的成本限制,安装好的光伏组件的覆盖面不可能会完全覆盖住整个屋顶,因而现有的光伏组件无法实现光伏发电功率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功率更高的光伏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安装支架和若干个光伏板,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外部屋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可滑移的设有数量与光伏板一一对应的安装座,若干个所述光伏板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架,所述光伏板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呈框架结构,完全覆盖外部屋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车,所述行走车沿着安装支架上的框架结构行走,还包括有光照检测装置,所述光照检测装置设置在外部屋顶上,还与行走车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当前屋顶各个位置的光照强度后驱使行走车行走至光照强度强的位置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轨道、移动支架和检测杆,所述检测轨道铺设在外部屋顶上,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支架的两端,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检测轨道上,所述检测杆固定安装在移动支架的上端上,以与移动支架配合构成横跨安装支架的龙门架结构,所述检测杆上排布有若干个光照传感器,检测光照时,移动支架从检测轨道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以带着检测杆从安装支架的上方走过。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照检测装置检测屋顶各个区域的光照强度具体步骤如下:

4、步骤一,驱动移动支架从检测轨道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同时记录在移动过程中若干个光照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光照强度曲线;

5、步骤二,根据安装支架提取出基底图框,将步骤一中获得的光照强度曲线输入至基底图框内,并且在基底图框内的位置与实际光照强度传感器在安装支架上的位置相对应,之后将光照强度曲线离散化,在基底图框上获得光照强度数据点;

6、步骤三,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对光照强度数据点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各个光照强度数据点按照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车内设有光照强度与颜色一一对应的数据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探测行走车的位置传感器,以将安装支架划分成各个停放区域,所述行走车接收到光照检测装置输出的光照强度数据后行走调配的具体步骤如下:

8、步骤四,识别出标示各个光照强度数据点颜色,根据其内置的数据表获得对应的光照强度数据,将各个数据点光照强度从高至低排序,作为行走车的停放顺序;

9、步骤五,行走车根据停放顺序依次移动至光照强度数据点所对应的停放区域内;其中,本实施例中行走车调度方式为,先根据光照强度数据点确定安装支架上需要停放的各个区域,然后根据位置传感器反馈区域内已有停放的行走车,将需要停放的区域减去已停放有行走车的区域,剩下区域采用就近调度转移。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车包括行走底座、和行走轮,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行走底座的上侧面上,所述行走轮可旋转的安装在行走底座的下侧面上,所述安装支架由若干个横杆和直杆组合构成,所述横杆和直杆的背向屋顶的一侧均开设有行走槽,所述行走槽的断面呈“凸”字形,所述行走轮由左轮、右轮和轴杆组合而成,轴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行走底座的下侧面上,所述左轮、右轮和轴杆构成“凸”字形,与行走槽的断面相适配。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轮内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定位通道,该定位通道内可滑移的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通道的一端延伸至行走轮的轮面上,所述行走槽的槽底相对于左轮和右轮的位置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当行走车行走至停放位置时,定位杆从定位通道内滑出插入到定位孔内。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支架和光伏板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将光伏板安装到外部屋顶上,作为一个光伏电站,而通过安装座和行走车以及光照检测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光伏板能够随着光照强度而进行转移的效果,如此便可在能安装的光伏板无法完全覆盖外部屋顶时,光伏板能够有效的达到最大发电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安装支架(1)和若干个光伏板(2),所述安装支架(1)固定安装在外部屋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上可滑移的设有数量与光伏板(2)一一对应的安装座(3),若干个所述光伏板(2)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安装座(3)上,所述安装座(3)包括底座(31)和设置在底座(31)上的安装架(32),所述光伏板(2)安装在安装架(32)上,所述安装支架(1)呈框架结构,完全覆盖外部屋顶,所述底座(31)的底部设有行走车(33),所述行走车(33)沿着安装支架(1)上的框架结构行走,还包括有光照检测装置(4),所述光照检测装置(4)设置在外部屋顶上,还与行走车(33)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当前屋顶各个位置的光照强度后驱使行走车行走至光照强度强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检测装置(4)包括检测轨道(41)、移动支架(42)和检测杆(43),所述检测轨道(41)铺设在外部屋顶上,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支架(1)的两端,所述移动支架(42)设置在检测轨道(41)上,所述检测杆(43)固定安装在移动支架(42)的上端上,以与移动支架(42)配合构成横跨安装支架(1)的龙门架结构,所述检测杆(43)上排布有若干个光照传感器,检测光照时,移动支架(42)从检测轨道(41)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以带着检测杆(43)从安装支架(1)的上方走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检测装置(4)检测屋顶各个区域的光照强度具体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33)内设有光照强度与颜色一一对应的数据表,所述安装支架(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探测行走车(33)的位置传感器,以将安装支架(1)划分成各个停放区域,所述行走车(33)接收到光照检测装置(4)输出的光照强度数据后行走调配的具体步骤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33)包括行走底座(331)、行走轮(333),所述安装座(3)固定安装在行走底座(331)的上侧面上,所述行走轮(333)可旋转的安装在行走底座(331)的下侧面上,所述安装支架(1)由若干个横杆和直杆组合构成,所述横杆和直杆的背向屋顶的一侧均开设有行走槽,所述行走槽的断面呈“凸”字形,所述行走轮(333)由左轮、右轮和轴杆组合而成,轴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行走底座(331)的下侧面上,所述左轮、右轮和轴杆构成“凸”字形,与行走槽的断面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333)内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定位通道,该定位通道内可滑移的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通道的一端延伸至行走轮(333)的轮面上,所述行走槽的槽底相对于左轮和右轮的位置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当行走车(33)行走至停放位置时,定位杆从定位通道内滑出插入到定位孔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光伏系统,包括安装支架和若干个光伏板,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外部屋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可滑移的设有数量与光伏板一一对应的安装座,若干个所述光伏板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架,所述光伏板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呈框架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车,所述行走车沿着安装支架上的框架结构行走,还包括有光照检测装置,所述光照检测装置设置在外部屋顶上,还与行走车通信连接。本发明的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光伏系统,通过行走车和安装支架以及光照检测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光伏板依据光照强度进行调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育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