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开关管CUK变换器

文档序号:37417673发布日期:2024-03-25 19:0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软开关管CUK变换器

本发明涉及变换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开关管cuk变换器。


背景技术:

1、在微电网中,储能系统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设备。因此,有关于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cuk变换器是分布式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的一种,传统的cuk变换器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两个开关管,只能实现zcs(零电流)关断,输出纹波较大,纹波率高达8%。并且,在开关频率较高时会发生硬开关过渡,这不仅会导致在该过渡时产生开关损耗,而且还会导致较高幅值的高频振荡。由于谐振电感主要用于为主开关管提供zcs,因此会与储能电容生谐振。输出侧开关管的输出寄生电容会在某个时刻在输出侧开关管上产生4(vin+vo)的电压尖峰,导致高频开关的mos软启动遇到困难,损害元器件,此外,由于此时会出现储能电容的最大峰值电压,因此在输出侧开关管上会出现很高的dv/dt值,从而导致大量的emi,这会对于变换器的控制以及驱动信号的输入产生负面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它采用软开关过渡,可以减低输出电流纹波,并避免电压尖峰。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包括:

3、依次串联形成回路的正输入端、输入电感l1、谐振电感l2、储能电容c1、输出电感l3、输出负载和负输入端;

4、三个n沟道mos管,分别为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输入电感l1和谐振电感l2的公共端,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辅助二极管d2的正极,辅助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谐振电感l2和储能电容c1的公共端,开关管q3的源极连接储能电容c1和输出电感l3的公共端,开关管q1的源极、开关管q2的漏极及开关管q3的漏极均连接负输入端;

5、连接在开关管q3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谐振电容c2。

6、进一步,软开关管cuk变换器还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储能电容c1和输出电感l3的公共端,负极连接正输入端。

7、进一步,软开关管cuk变换器还包括还包括连接在输出电感l3和输出负载的公共端与负输入端之间的输出滤波电容c3。

8、进一步,谐振电容c2的电容值小于储能电容c1的电容值。

9、进一步,开关管q1的栅极被输入开关管q1驱动信号,开关管q2的栅极被输入开关管q2驱动信号,开关管q3被输入开关管q3驱动信号,开关管q1驱动信号、开关管q2驱动信号和开关管q3驱动信号均为周期信号;其中,在每个周期内:

10、开关管q1驱动信号,t0-t1时刻,为低电平关断,在t1-t6时刻,为高电平开启阶段;

11、开关管q2驱动信号,在t0-t1时刻,为高电平;在t1-t4时刻,为高电平开启;在t4时刻直至下一周期起始,为低电平关断;

12、开关管q3驱动信号,在t0-t1时刻,为低电平;在t1-t4时刻,为低电平关断;在t4-t5时刻,为高电平导通;在t5-t6时刻之间,转为低电平关断。

13、进一步,t0-t1时刻的时长为t1,t1-t2时刻的时长为t2,t2-t3时刻的时长为t3,t3-t4时刻的时长为t4,t4-t5时刻的时长为t5,t5-t6时刻的时长为t6;其中,

14、t1:t2:t3:t4:t5=5:1:1:7:2:1。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实现了开关管的zvs(零电压)导通与zcs(零电流)关断,减小了输出电流纹波,输出纹波率不到1%,与传统cuk变换器纹波率8%对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输出电流纹波,提高了输出精度;并且,本发明采用软开关过渡,能够降低甚至消除电压尖峰。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变换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开关管CUK变换器,包括:依次串联形成回路的正输入端、输入电感L1、谐振电感L2、储能电容C1、输出电感L3、输出负载和负输入端、三个N沟道MOS管及连接在开关管Q3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谐振电容C2,三个N沟道MOS管分别为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输入电感L1和谐振电感L2的公共端,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辅助二极管D2的正极,辅助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谐振电感L2和储能电容C1的公共端,开关管Q3的源极连接储能电容C1和输出电感L3的公共端,开关管Q1的源极、开关管Q2的漏极及开关管Q3的漏极均连接负输入端。本发明采用软开关过渡,减低输出电流纹波,避免电压尖峰。

技术研发人员:储开斌,孙亦嵘,洪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