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6132发布日期:2024-03-12 20:5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而建筑工程大多通过使用光伏发电板进行光伏发电。

2、现有的光伏板的占用面积比较大,大面积的光伏板会增大其转化效率,但是不便折叠收纳,且光伏板一般搭配电池组来使用,电池组运作时间过长会导致其温度上升,电池组表面温度过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光伏板的占用面积比较大,大面积的光伏板会增大其转化效率,但是不便折叠收纳,且光伏板一般搭配电池组来使用,电池组运作时间过长会导致其温度上升,电池组表面温度过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端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牵引机构和支撑盒,所述牵引机构固定在支撑盒的一侧,所述支撑盒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支撑盒的前侧并与带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板,所述支撑盒的内侧固定有垫板,所述齿板贯穿垫板并与第一光伏板相连接,所述支撑盒顶部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光伏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光伏板与带传动组件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带传动组件的另外一个输出端与第二不完全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三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三不完全齿轮固定在另外一个第二光伏板的前侧。

3、所述支撑盒内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电池组,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固定有隔板和导热片,所述支撑盒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滤网,所述支撑盒的一侧内固定有风机。

4、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垫座,且垫座固定在移动座上端面的一侧,所述垫座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一内壁上固定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外侧包裹有缓冲弹簧,且阻尼器和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配使用阻尼器和缓冲弹簧可实现缓冲减震的效果。

6、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和支撑框上开设有通道,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活塞移动时,第一活塞会在气动的作用下移动。

8、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外侧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限位杆相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上固定有挡环,所述限位杆贯穿挡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缩弹簧对限位杆起到顶撑的作用,限位杆对牵引设备上的锁扣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固定有气密套,且气密套与通道相贯通,所述气密套的一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且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滑动连接在气密套内,且第二活塞贯穿气密套的一侧并与拉环相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锁第二活塞之后可手握拉环拉动第二活塞。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所述气密套的下侧通过第三压缩弹簧与第一插销相连接,且第一插销卡合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卡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第二活塞之前需要向下拉动第一插销并使其离开第一卡槽,方便解锁第二活塞。

14、优选的,所述支撑盒的前侧固定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端与带传动组件相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传动组件运转可带动转轴、其中一个第二光伏板和第二不完全齿轮旋转。

16、优选的,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有马达、第一光伏板、第二光伏板和风机。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配使用电池组、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可实现太阳能供电。

18、优选的,所述导热片为波浪形机构,且导热片等间距分布在两个电池组之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片可发挥导热的作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1、该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能够达到灵活展开和收纳的目的,带传动组件运转可带动转轴、其中一个第二光伏板和第二不完全齿轮旋转,第二不完全齿轮旋转带动第三不完全齿轮和另外一个第二光伏板旋转,两个第二光伏板可同时展开,同时第一不完全齿轮旋转,齿板和第一光伏板向上移动,搭配使用第一光伏板、第二光伏板和电池组可实现太阳能为建筑工程供电,且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可收纳,该装置可用在建筑工程方面。

22、2、该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能够达到散热的目的,导热片可发挥导热的作用,搭配使用风机可对电池组进行散热处理。

23、3、该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能够达到辅助移动的目的,将牵引设备上的锁扣扣在支撑杆的外侧之后,先拉动第一插销解锁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自动弹开,所有的第一活塞在气动的作用下移动,限位杆从第二凹槽内伸出,与锁扣对应的限位杆抵紧在锁扣的内壁上,以此锁定住锁扣,其他限位杆可限位住锁扣,可有效避免锁扣前后晃动,之后可利用牵引设备来牵引着该装置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移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上端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牵引机构(2)和支撑盒(3),所述牵引机构(2)固定在支撑盒(3)的一侧,所述支撑盒(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贯穿支撑盒(3)的前侧并与带传动组件(6)相连接,所述转轴(5)的外侧固定有第一不完全齿轮(7),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7)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板(8),所述支撑盒(3)的内侧固定有垫板(9),所述齿板(8)贯穿垫板(9)并与第一光伏板(10)相连接,所述支撑盒(3)顶部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光伏板(13),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光伏板(13)与带传动组件(6)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带传动组件(6)的另外一个输出端与第二不完全齿轮(11)相连接,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11)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三不完全齿轮(12),所述第三不完全齿轮(12)固定在另外一个第二光伏板(13)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2)包括垫座(201),且垫座(201)固定在移动座(1)上端面的一侧,所述垫座(20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02),且第一凹槽(202)的一内壁上固定有阻尼器(203),所述阻尼器(203)的外侧包裹有缓冲弹簧(204),且阻尼器(203)和缓冲弹簧(204)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框(205),所述支撑框(205)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2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05)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杆(206),且支撑杆(206)和支撑框(205)上开设有通道(207),所述支撑杆(206)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08),且第二凹槽(20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2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209)的外侧通过第一压缩弹簧(210)与限位杆(211)相连接,所述第二凹槽(208)的内壁上固定有挡环(212),所述限位杆(211)贯穿挡环(2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05)的一侧固定有气密套(213),且气密套(213)与通道(207)相贯通,所述气密套(213)的一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214),且第二压缩弹簧(214)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活塞(215),所述第二活塞(215)滑动连接在气密套(213)内,且第二活塞(215)贯穿气密套(213)的一侧并与拉环(216)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215)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217),所述气密套(213)的下侧通过第三压缩弹簧(218)与第一插销(219)相连接,且第一插销(219)卡合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卡槽(217)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盒(3)的前侧固定有马达(4),且马达(4)的输出端与带传动组件(6)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14)电性连接有马达(4)、第一光伏板(10)、第二光伏板(13)和风机(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16)为波浪形机构,且导热片(16)等间距分布在两个电池组(14)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移动座,所述支撑盒内部两侧对称固定有电池组,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固定有隔板和导热片,所述支撑盒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滤网,所述支撑盒的一侧内固定有风机。该建筑工程用光伏发电装置,带传动组件运转可带动转轴、其中一个第二光伏板和第二不完全齿轮旋转,第二不完全齿轮旋转带动第三不完全齿轮和另外一个第二光伏板旋转,两个第二光伏板可同时展开,同时第一不完全齿轮旋转,齿板和第一光伏板向上移动,搭配使用第一光伏板、第二光伏板和电池组可实现太阳能为建筑工程供电,且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可收纳,该装置可用在建筑工程方面。

技术研发人员:陈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旺逸太阳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