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01283发布日期:2024-03-13 20:4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工业负荷控制,尤其是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简称dr)即电力需求响应的简称,是指当电力批发市场价格升高或系统可靠性受威胁时,电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者电力价格上升信号后,改变其固有的习惯用电模式,达到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而响应电力供应,从而保障电网稳定,并抑制电价上升的短期行为。它是需求侧管理(dsm)的解决方案之一。

2、随着新能源不断接入,传统电力系统供电侧以煤电为主的格局逐渐被打破,相对于燃煤机组新能源机组出力的调节能力大为减弱。一旦电网遭遇大型电源故障退出,往往会出现系统备用不足的问题,从而造成电网频率波动较大,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电网稳控装置动作,因此则会造成该出线上关键负荷失电,从而产生重要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获取用户的若干电气设备用电需求数据信息以及与寄存器的地址值;

5、s2,判断所述用电需求数据信息以及地址值是否均位于某一电气设备的用电数据值范围内;

6、s3,若所述地址值均位于某一用电需求数据信息的数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型号的采集数据表为所采集的需求数据信息数据表;

7、s4,基于用户于需求侧管理而决策负荷控制的策略,而所述需求侧资源主要包括分布式发电资源、负荷资源、储能资源;

8、s5,需求侧响应对于负荷的处理方式倾向于从市场情况的角度,特别是价格信号,来对负荷需求或者用电模式进行调整;

9、s6,需求侧管理中的负荷管理通常是在某合适时段使用负荷控制装置主动切断系统内部分电力供应,将负荷从高峰期转移至低谷期;

10、s7,需求侧响应策略主要分为两种:基于价格和基于激励,其中基于价格的需求侧响应策略分为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和实时电价,基于激励的dr是指dr实施机构根据电力系统供需状况制定相应策略,用户在系统需要或电力紧张时减少电力需求,以此获得直接补偿或其他时段的优惠电价;

11、s8,需求侧响应dr解决方案应当具有管理直接负荷控制程序的能力,它通过直接管理控制,对可直接进行负荷管理的设备、显示设备、han设备和智能家电进行管理,这一解决方案还会与用户在传达直接负荷控制信息方面产生互动。

12、优选的,所述需求侧响应管理响应定价信号来管理需求,用户通过减少用电来减少用电成本,尤其是在电价较高的时候,用户节约用电。

13、优选的,所述需求侧了解供电成本,并减少电能使用,尤其是当价格较高时,需求侧响应dr解决方案应具备通过管理设计的定价信号程序来减少负荷的能力,通过对传输到需求侧设备的定价信号、信息的管理来实现这一功能。

14、优选的,所述需求侧响应管理响应与用户在传达定价信号,信息方面产生互动,通讯状态通过表计、ems设备或网关显示。

15、优选的,所述直接补偿或其他时段的优惠电价包括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需求侧竞价、紧急需求响应、容量市场项目和辅助服务项目。

16、优选的,在所述需求响应计划实施前,通常dr实施机构要与参与用户提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需求响应的内容,包括:削减用电负荷大小及核算标准、响应持续时间、合同期内的最大响应次数,提前通知时间、补偿或电价折扣标准、以及违约的惩罚措施。

17、优选的,在所述可中断负荷时,切除所述优先级别中指定层级的负荷或者根据切除可中断负荷的需求量,按照所述优先级别从高到低切除不小于所述需求量的负荷。

18、优选的,所述需求侧响应管理中的监控模块监听可调负荷的用电情况,若运行周期内,实际运行状况与用电计划存在偏差,则重新制定负荷调度方案并且实施;

19、若所述运行周期内实际运行状况与用电计划不存在偏差,则维持设备运行,继续采集和响应电网激励信号。

20、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装置,包括:

2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若干电气设备用电需求数据信息以及与寄存器的地址值;

22、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电需求数据信息以及地址值是否均位于某一电气设备的用电数据值范围内;

23、确定模块,用于若地址值均位于某一用电需求数据信息的数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型号的采集数据表为所采集的需求数据信息数据表;

24、决策模块,用于基于用户于需求侧管理而决策负荷控制的策略,而需求侧资源主要包括分布式发电资源、负荷资源、储能资源;

25、调整模块,用于需求侧响应对于负荷的处理方式倾向于从市场情况的角度,特别是价格信号,来对负荷需求或者用电模式进行调整;

26、转移模块,用于需求侧管理中的负荷管理是在某合适时段使用负荷控制装置主动切断系统内部分电力供应,将负荷从高峰期转移至低谷期;

27、需求侧响应策略模块,用于需求侧响应策略主要分为两种:基于价格和基于激励,其中基于价格的需求侧响应策略分为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和实时电价,基于激励的dr是指dr实施机构根据电力系统供需状况制定相应策略,用户在系统需要或电力紧张时减少电力需求,以此获得直接补偿或其他时段的优惠电价;

28、管理模块,用于需求侧响应dr解决方案具有管理直接负荷控制程序的能力,它通过直接管理控制,对可直接进行负荷管理的设备、显示设备、han设备和智能家电进行管理,还与用户在传达直接负荷控制信息方面产生互动。

2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的步骤。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31、本发明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能够判断所述用电需求数据信息以及地址值是否均位于某一电气设备的用电数据值范围内;需求侧管理是通过一系列途径,例如经济补贴手段、强制法律手段、宣传手段等调整用户负荷或者用电模式,引导用户科学合理的用电。

32、需求侧管理是一种重要的节能途径,旨在降低负荷需求减少装机容量,将部分高峰负荷转移到低谷时期,降低负荷峰谷差;分时电价是国内较为常见的一种电价策略,能有效反映电网不同时段供电成本差别的电价机制,其措施主要是在高峰数段适当提高电价,在低谷时期适当降低电价,降低负荷峰谷差,改善用户用电,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用户的若干电气设备用电需求数据信息以及与寄存器的地址值;s2,判断用电需求数据信息以及地址值是否均位于某一电气设备的用电数据值范围内;s3,若地址值均位于某一用电需求数据信息的数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型号的采集数据表为所采集的需求数据信息数据表;s4,基于用户于需求侧管理而决策负荷控制的策略,而需求侧资源主要包括分布式发电资源、负荷资源、储能资源;s5,需求侧响应对于负荷的处理方式倾向于从市场情况的角度,特别是价格信号,来对负荷需求或者用电模式进行调整;s6,需求侧管理中的负荷管理是在某合适时段使用负荷控制装置主动切断系统内部分电力供应,将负荷从高峰期转移至低谷期;s7,需求侧响应策略主要分为两种:基于价格和基于激励,其中基于价格的需求侧响应策略分为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和实时电价,基于激励的dr是指dr实施机构根据电力系统供需状况制定相应策略,用户在系统需要或电力紧张时减少电力需求,以此获得直接补偿或其他时段的优惠电价;s8,需求侧响应dr解决方案具有管理直接负荷控制程序的能力,它通过直接管理控制,对可直接进行负荷管理的设备、显示设备、han设备和智能家电进行管理,还与用户在传达直接负荷控制信息方面产生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侧响应管理响应定价信号来管理需求,用户通过减少用电来减少用电成本,尤其是在电价较高的时候,用户节约用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侧了解供电成本,并减少电能使用,尤其是当价格较高时,需求侧响应dr解决方案应具备通过管理设计的定价信号程序来减少负荷的能力,通过对传输到需求侧设备的定价信号、信息的管理来实现这一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侧响应管理响应与用户在传达定价信号,信息方面产生互动,通讯状态通过表计、ems设备或网关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补偿或其他时段的优惠电价包括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需求侧竞价、紧急需求响应、容量市场项目和辅助服务项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需求响应计划实施前,通常dr实施机构要与参与用户提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需求响应的内容,包括:削减用电负荷大小及核算标准、响应持续时间、合同期内的最大响应次数,提前通知时间、补偿或电价折扣标准、以及违约的惩罚措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中断负荷时,切除所述优先级别中指定层级的负荷或者根据切除可中断负荷的需求量,按照所述优先级别从高到低切除不小于所述需求量的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侧响应管理中的监控模块监听可调负荷的用电情况,若运行周期内,实际运行状况与用电计划存在偏差,则重新制定负荷调度方案并且实施;

9.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是: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工业负荷控制方法,属于工业负荷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用户的若干电气设备用电需求数据信息以及与寄存器的地址值,若所述地址值均位于某一用电需求数据信息的数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型号的采集数据表为所采集的需求数据信息数据表,所述需求侧资源主要包括分布式发电资源、负荷资源、储能资源,需求侧响应对于负荷的处理方式倾向于从市场情况的角度,特别是价格信号,来对负荷需求或者用电模式进行调整。能有效反映电网不同时段供电成本差别的电价机制,其措施主要是在高峰数段适当提高电价,在低谷时期适当降低电价,降低负荷峰谷差,改善用户用电,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桁宇,孙家正,张智,胡大伟,朱义东,张哲,韩月,范维,杨璐羽,杨滢璇,段方维,赵振扬,王南,陈强,呼笑笑,李海峰,王智博,顾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