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9261发布日期:2024-04-08 13:56阅读:9来源:国知局
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1、通常,电机包括可旋转地设置的轴、耦接到该轴的转子以及被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定子。在这种情况下,定子被安装成沿转子的圆周与转子间隔开间隙。

2、在电机中,通过电相互作用引起转子的旋转。在线圈缠绕在转子周围的情况下,电机可以包括换向器和电刷,以向缠绕在旋转的转子上的线圈供应电流。

3、通常,换向器耦接到轴并且在换向器连接到线圈的状态下旋转,并且电刷耦接到盖并且设置成能够与换向器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电刷与换向器接触并且向换向器供应电流。盖设置在壳体上。

4、常规地,尽管电机以螺栓连接的方式耦接到系统(物体),但是以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耦接具有使重量增加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可以是车辆。

5、因此,电机可以通过堆叠方法耦接到系统(物体),但是在由于壳体与盖的耦接而引起的反作用力过大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电机与物体之间的耦接力的降低而产生组装不良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堆叠方法是在电机被耦接的区域中改变系统的材料并将电机固定到系统的方法,因此,在盖对壳体的反作用力过大的情况下,电机可能由于反作用力而从其中分离,而在反作用力过小的情况下,在电机中可能会产生盖的移动。

6、图1是示出当壳体和盖被组装时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一组概念图。图1a是示出在盖被组装到壳体之前的盖的视图。图1b是示出被组装到壳体的盖的视图。图1c是示出被系统按压的盖的视图。

7、参考图1a,轴承20可以设置在盖10的一侧。

8、参考图1b,在其上设置有轴承20的盖10可以耦接到壳体3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壳体30的反作用力,盖10的中央部分可能会朝向壳体30的开口侧突出。如图1b所示,由于盖与壳体30之间的反作用力,盖10的中央部分可能会弯曲。因此,需要确保由于盖10与壳体30之间的干扰量引起的拉力。

9、参考图1c,当电机耦接到系统40时,轴承20被系统40在轴向上按压。在这种情况下,与图1a所示的盖10相比,盖10成为盖10被按压约9mm的状态,然后,盖10与壳体30之间的干扰量可能增加。因此,需要避免干扰量的增加。

10、因此,需要这样一种电机,该电机通过利用壳体与盖之间的反作用力设计将耦接构件去除,从而减轻重量以提高效率。另外,需要一种电机,该电机能够能够防止在组装过程中系统和电机被耦接时由于反作用力而产生耦接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被设计成防止由于壳体和盖之间的反作用力而与系统分离。

3、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要解决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说明书将清楚地理解上面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4、技术方案

5、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定子;设置在所述定子中的转子;耦接到所述转子的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盖上的上轴承,其中,所述盖包括:第一主体,所述上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下方;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下方;以及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周面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并且所述第三主体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周面向内倾斜的倾斜表面。

6、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主体可以包括在轴向上凹入地形成的第一凹槽,所述上轴承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且所述第一主体的形成第一凹槽的内表面与上轴承的外周面可以形成第一角度(θ1)。

7、另外,第一角度(θ1)可以在2.5°至3.5°的范围内。

8、第一主体的外周面可以比第二主体的外周面更向内设置,并且密封构件可以在径向方向上设置于第一主体的外周面与壳体的内周面之间。

9、所述突起在轴向上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主体在轴向上的宽度。例如,所述第二主体可以包括:从第一主体的下侧的边缘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区域、以及从第一区域的下表面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突起可以设置于第二区域的外周面上,并且所述突起的轴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二主体的第二区域的轴向上的宽度。

10、所述突起可以包括与壳体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从第一表面的下侧向内倾斜的第二表面。

11、设置于第一表面的中央部分上的弯曲表面可以与壳体的内周面接触,并且弯曲表面的曲率可以与壳体的内周面的曲率相同。

12、第二表面与第二主体的外周面可以形成第二角度(θ2),并且第二表面的下端可以设置于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之间。

13、同时,所述倾斜表面与第二主体的外周面可以形成第三角度(θ3),并且所述第三角度(θ3)可以在4°至5.5°的范围内。

14、当上轴承被按压时,第三角度(θ3)可以减小。例如,第三角度(θ3)可以减小1°并且在3°至4.5°的范围内。

15、所述壳体可以包括壳体主体以及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周面向内突出的多个突起,并且所述突起可以设置于在径向方向上凹入地形成在第三主体的外周面中的第二凹槽中。

16、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压花工艺形成突起。

17、有益效果

18、根据实施例,电机能够通过盖与轴承和壳体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反作用力设计,防止在系统和电机被耦接时由于反作用力引起的脱离。即,能够提供一种电机,在该电机中进行反作用力设计以防止在系统和电机被耦接时壳体与盖之间的干扰量的增加以及轴承与盖之间的干扰量的增加。

19、电机能够使用盖的突起避免由于反作用力引起的壳体与盖之间的干扰量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沿着外周面设置盖的至少三个突起,使得能够保持盖与壳体同心的状态。

20、另外,即使当上轴承由于系统和电机的耦接而被按压时,由于盖的倾斜表面,也能够避免由于壳体与盖之间的反作用力引起的干扰量的增加。

21、另外,盖的形成凹槽的内表面可以形成为相对于上轴承的外周面具有规定的倾斜度,上轴承被置于该凹槽中。因此,当上轴承由于系统与电机的耦接而被按压时,能够避免由于上轴承与盖的内周面之间可能产生的反作用力引起的干扰量的增加。

22、本发明的各种有益的优点和效果不限于上述内容,并且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将更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上轴承的顶表面暴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突起在轴向上与所述密封构件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突起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的下表面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倾斜的第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第三主体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周面向内倾斜的倾斜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


技术总结
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中的定子;设置于定子中的转子;耦接到转子的轴;设置于壳体上的盖;以及设置于盖上的上轴承。盖包括:在其上设置有上轴承的第一主体;设置于第一主体的下侧上的第二主体;设置在第二主体的下侧上的第三主体;以及从第二主体的外周面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其中第三主体包括相对于第二主体的外周面向内倾斜的倾斜表面。因此,当系统与电机被耦接时,电机通过盖与壳体和轴承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反作用力设计,防止壳体与盖之间的干扰量的增大,因此可以防止当系统与电机被耦接时发生的由于反作用力引起的组装中的耦接不良。

技术研发人员:赵南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