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4873发布日期:2023-05-17 20: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充电,具体为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而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即将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这类电池被称为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或铅酸蓄电瓶,蓄电池而作为循环使用的电力设置,现有技术设置有针对性的充电装置,由此来方便使用,然现有的蓄电池充电装置的电极连接导线、电源连接导线均为外设连接,虽能实现充电使用效果,但是收纳存放比较麻烦。

2、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出现一种cn20908857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在相关的说明书内容中记载有“通过设置的置物槽,置物槽与壳体属于一体式的,人们可以将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分别缠绕在正极夹和负极夹上,然后将正极夹和负极夹连同这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放置到置物槽内,能够方便人们在下次使用时直接取出使用,避免面正极夹和负极夹分离后造成丢失的现象,通过设置的束线弯柱和插孔,束线弯柱为一个90度折角的两根柱子组成,横柱与壳体连接,纵柱与壳体之间形成空隙,并且束线弯柱共有三个,人们可以将输入电源线缠绕在三个束线弯柱与壳体之间的空隙内,其次插孔属于不同点的通孔,缠绕后将插头插入到插孔内进行固定,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电源线进行收纳,方便携带充电装置。

3、从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分析,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申请人实际试验时发现,现有技术实施过程中为实现收纳目的,会导致导线结构被多次硬性弯折,这大大的加快了导线结构的使用磨损,降低了使用寿命,其次,外露收纳的导线结构无法防尘防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机本体,所述充电机本体的电性连接有电源插头、电极夹,所述充电机本体后端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开放方形折叠管,且半开放方形折叠管活动套接在电源插头、电极夹与充电机本体连接处的外部;

3、所述半开放方形折叠管后端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挡板,所述充电机本体后端结构的表面开设设置有复合型安装结构,且复合型安装结构对齐设置有锁合部件,所述锁合部件套装在外挡板的内侧;

4、所述外挡板后端结构的表面设置有鼓气部件,且鼓气部件的输出端贯穿外挡板延伸至半开放方形折叠管顶部的内侧,所述鼓气部件输出端的端头贯通套装有气囊带,所述气囊带的后端结构固定连接在半开放方形折叠管后端结构的内壁上,且气囊带一端的内侧套装有排气阀管,所述排气阀管的一端贯穿外挡板并延伸至外挡板的外部。

5、精选的,所述半开放方形折叠管的顶部结构为开放式结构,且半开放方形折叠管可进行延伸扩展以及压缩收纳两个状态转换。

6、精选的,所述鼓气部件的内部设置有小型鼓气泵、蓄电池,且小型鼓气泵、蓄电池共同套装有外保护壳体,所述鼓气部件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一端贯穿外挡板的内壁并延伸至气囊带的内侧,所述外保护壳体与外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7、精选的,所述复合型安装结构由内螺纹孔和同心让位孔组成,且内螺纹孔的深度值大于同心让位孔的深度值。

8、精选的,所述锁合部件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套管,且限位套管通过微型轴承套装在外挡板的内侧,所述限位套管的内侧卡接有十字形螺纹轴,且十字形螺纹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块。

9、精选的,所述外挡板的两侧与充电机本体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缓冲杆件,且缓冲杆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板,且固定套板的一端与充电机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套板的内侧卡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外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10、精选的,所述固定套板与外挡板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且固定套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

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半开放方形折叠管、外挡板、复合型安装结构、锁合部件综合组装后,形成调节型收纳结构,与充电机本体、电源插头、电极夹组成的蓄电池充电装置综合组装使用后,可为电源插头、电极夹提供环护收纳条件的同时进行电源插头、电极夹、调节型收纳结构自身的压缩收纳,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收纳保护效果更好的同时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

13、2、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鼓气部件、气囊带组成膨胀密封结构,与上述的调节型收纳结构组合使用后,可对调节型收纳结构形成的收纳空间进行膨胀密封,继而对电源插头、电极夹进行防尘防水保护,优化整体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机本体(1),所述充电机本体(1)的电性连接有电源插头(2)、电极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本体(1)后端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开放方形折叠管(4),且半开放方形折叠管(4)活动套接在电源插头(2)、电极夹(3)与充电机本体(1)连接处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开放方形折叠管(4)的顶部结构为开放式结构,且半开放方形折叠管(4)可进行延伸扩展以及压缩收纳两个状态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气部件(7)的内部设置有小型鼓气泵、蓄电池,且小型鼓气泵、蓄电池共同套装有外保护壳体,所述鼓气部件(7)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一端贯穿外挡板(5)的内壁并延伸至气囊带(6)的内侧,所述外保护壳体与外挡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安装结构(8)由内螺纹孔和同心让位孔组成,且内螺纹孔的深度值大于同心让位孔的深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部件(1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套管(101),且限位套管(101)通过微型轴承套装在外挡板(5)的内侧,所述限位套管(101)的内侧卡接有十字形螺纹轴(102),且十字形螺纹轴(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块(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板(5)的两侧与充电机本体(1)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缓冲杆件(9),且缓冲杆件(9)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板(91),且固定套板(91)的一端与充电机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套板(91)的内侧卡接有活动杆(92),所述活动杆(92)的一端与外挡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板(91)与外挡板(5)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93),且固定套板(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充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机本体,所述充电机本体的电性连接有电源插头、电极夹,所述充电机本体后端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开放方形折叠管,且半开放方形折叠管活动套接在电源插头、电极夹与充电机本体连接处的外部。本技术所设置的半开放方形折叠管、外挡板、复合型安装结构、锁合部件综合组装后,形成调节型收纳结构,与充电机本体、电源插头、电极夹组成的蓄电池充电装置综合组装使用后,可为电源插头、电极夹提供环护收纳条件的同时进行电源插头、电极夹、调节型收纳结构自身的压缩收纳,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收纳保护效果更好的同时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黄道国,李立辉,黄兴财,李燕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汤谷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