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9077发布日期:2023-05-17 16:5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设备的精度要求也随着增高,直线电机多数用于伺服位移系统当中,它的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现有的分数槽或分布式绕组的永磁直线电机,为了便于绕线都会在动子铁芯上开有槽口,由于开设槽口的原因,电机将会产生齿槽转矩。然而,齿槽转矩会使电机产生振动和噪声,出现转速波动,使电机不能平稳运行,影响电机的性能。在变速驱动中,当转矩脉动频率与定子或动子的机械共振频率一致时,齿槽转矩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将被放大。齿槽转矩的存在同样影响了电机在速度控制系统中的低速性能和位置控制系统中的高精度定位。

2、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永磁直线电机通过磁极偏移、动子斜槽或定子斜极、极槽配合、永磁体形状优化、极弧系数组合、辅助槽、不等齿宽以及不等槽口宽等方法降低齿槽转矩,对于一些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性的产品来说普通的斜极、斜槽设计导致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的永磁直线电机使用的降低低齿槽转矩的结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直线电机。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直线电机,其包括动子组件与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与所述定子组件相互靠近;

3、所述动子组件包括动子铁芯与封槽口冲片,所述动子铁芯与所述封槽口冲片连接,

4、其中,所述动子铁芯设置多个凸块,所述封槽口冲片设置多个开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开槽一一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凸块对应插入一个所述开槽内,所述凸块与所述开槽过盈配合。

5、优选地,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绝缘架,所述绝缘架包括多个套管与横架,所述套管均匀分布在所述横架上;

6、所述横架上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套管连通。

7、优选地,所述动子铁芯包括铁芯齿,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铁芯齿的末端。

8、优选地,所述动子组件包括漆包线,所述漆包线缠绕所述套管。

9、优选地,所述动子铁芯采用导磁材料制作。

10、优选地,所述封槽口冲片的厚度为(0.6±0.3)mm。

11、优选地,所述封槽口冲片磁通密度小于等于1.8t。

12、优选地,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多个永磁体与定子铁芯,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定子铁芯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永磁体均匀分布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同一表面;

14、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动子铁芯的凸块靠近。

15、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永磁体极性相反。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17、动子组件的动子铁芯的凸块插入封槽口冲片的开槽内,动子组件连接定子组件,能够增强直线电机的气隙磁通密度和提升功率密度,还实现了降低齿槽转矩的目的,不仅有效降低齿槽转矩的基波和谐波,同时也有效降低反电动势的谐波从而优化了气隙磁密的波形,替代传统的斜槽、斜极、开辅助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子组件与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与所述定子组件相互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绝缘架,所述绝缘架包括多个套管与横架,所述套管均匀分布在所述横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铁芯包括铁芯齿,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铁芯齿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包括漆包线,所述漆包线缠绕所述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铁芯采用导磁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槽口冲片的厚度为(0.6±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槽口冲片磁通密度小于等于1.8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多个永磁体与定子铁芯,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定子铁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均匀分布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同一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永磁体极性相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直线电机,其包括动子组件与定子组件,动子组件与定子组件相互靠近;动子组件包括动子铁芯与封槽口冲片,动子铁芯与封槽口冲片连接,其中,动子铁芯设置多个凸块,封槽口冲片设置多个开槽,凸块与开槽一一对应设置,一个凸块对应插入一个开槽内,凸块与开槽过盈配合。动子组件的动子铁芯的凸块插入封槽口冲片的开槽内,动子组件连接定子组件,能够增强直线电机的气隙磁通密度和提升功率密度,还实现了降低齿槽转矩的目的,不仅有效降低齿槽转矩的基波和谐波,同时也有效降低反电动势的谐波从而优化了气隙磁密的波形,替代传统的斜槽、斜极、开辅助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华,张琪,王文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恒驱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