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2957发布日期:2023-04-29 16:0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尤其涉及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


背景技术:

1、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所产生的瞬间火花,因此有效的将电弧去除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2、现有的防电弧结构在使用时,一般是利用尖端的结构接触到触发的电弧,将电弧导入大地,以完成去电弧的功能,如申请号cn201811167128.1涉及一种带高压直流电弧防护结构的接触系统,包括陶瓷座、两个静触头、动触头和传动杆,所述静触头安装在所述陶瓷座上,所述动触头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头接触配合;然而上述技术中,放电弧的接触端是较为圆钝的结构,而且接触位置较为固定,对于触发的电弧起不到较好的引流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该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主要是利用在变电组件的后侧设置两组升降调节的丝杆盒,通过升降丝杆能够调节升降块的高度,以使得电动旋转棒一端的翻片能够在高度不同的区域进行电弧的搜索,利用翻片上多组平行分布的尖刺头,由于尖刺头呈尖刺状构造,因此能够有效的吸引触发的电弧,这样利用引电机构和壳体构件的相互连接,以达到去除电弧的作用,提升了设备的去除电弧的效果,保障了安全性。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包括基座结构和引电机构,所述基座结构的顶侧设置有壳体构件,且所述壳体构件的内边侧设置有变电组件,所述变电组件的后侧设置有引电机构;

3、所述引电机构包括竖壳、竖丝杆、升降块、连臂、电动旋转棒、翻片、尖刺头、上卡条、下卡座和插接杆,所述竖壳设置在所述变电组件的后侧,所述竖壳上通过竖丝杆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一侧设置有连臂,所述连臂的一端设置有电动旋转棒,且所述电动旋转棒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安装尖刺头的翻片,所述一组电动旋转棒的一端设置有上卡条,所述另一组电动旋转棒的一端设置有下卡座,且所述下卡座的下方设置有插接杆。

4、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尖刺头呈尖刺状结构,所述插接杆呈尖刺状构造,所述上卡条与下卡座构成卡合连接构造。

5、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结构包括埋钢板、钢混基座和减震器,所述埋钢板的顶侧设置有钢混基座,且所述钢混基座的顶侧设置有减震器。

6、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构件包括底板壳、侧壳体、下门板、控制面板、后板、顶盖、连套管壳、插接外口、螺栓基座和接插杆,所述底板壳设置在所述减震器的顶侧,所述底板壳的边侧设置有侧壳体,所述侧壳体的前侧设置有下门板与控制面板,所述侧壳体的后侧设置有后板,所述侧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后板的后侧设置有螺栓套接的连套管壳,所述后板的内边外侧设置有插接外口,所述后板的内侧通过螺栓基座螺栓连接有接插杆。

7、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变电组件包括内架基座、内侧架、内连架、变压器、电闸、内隔板、控制机箱、套接块、气缸和拦截杆,所述内架基座设置在所述侧壳体的内部下方,所述内架基座的两侧上方设置有安装内连架的内侧架,所述内架基座的顶侧设置有变压器,所述内连架的前侧设置有电闸,所述内侧架的顶部设置有内隔板,且所述内隔板的顶部设置有控制机箱。

8、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侧架的内边侧设置有套接块,且所述套接块的内边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拦截杆。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在变电组件的后侧设置两组升降调节的丝杆盒,通过升降丝杆能够调节升降块的高度,以使得电动旋转棒一端的翻片能够在高度不同的区域进行电弧的搜索,利用翻片上多组平行分布的尖刺头,由于尖刺头呈尖刺状构造,因此能够有效的吸引触发的电弧,这样利用引电机构和壳体构件的相互连接,以达到去除电弧的作用,提升了设备的去除电弧的效果,保障了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包括基座结构(1)和引电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结构(1)的顶侧设置有壳体构件(2),且所述壳体构件(2)的内边侧设置有变电组件(3),所述变电组件(3)的后侧设置有引电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头(407)呈尖刺状结构,所述插接杆(4010)呈尖刺状构造,所述上卡条(408)与下卡座(409)构成卡合连接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结构(1)包括埋钢板(101)、钢混基座(102)和减震器(103),所述埋钢板(101)的顶侧设置有钢混基座(102),且所述钢混基座(102)的顶侧设置有减震器(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件(2)包括底板壳(201)、侧壳体(202)、下门板(203)、控制面板(204)、后板(205)、顶盖(206)、连套管壳(207)、插接外口(208)、螺栓基座(209)和接插杆(2010),所述底板壳(201)设置在所述减震器(103)的顶侧,所述底板壳(201)的边侧设置有侧壳体(202),所述侧壳体(202)的前侧设置有下门板(203)与控制面板(204),所述侧壳体(202)的后侧设置有后板(205),所述侧壳体(20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206),所述后板(205)的后侧设置有螺栓套接的连套管壳(207),所述后板(205)的内边外侧设置有插接外口(208),所述后板(205)的内侧通过螺栓基座(209)螺栓连接有接插杆(20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组件(3)包括内架基座(301)、内侧架(302)、内连架(303)、变压器(304)、电闸(305)、内隔板(306)、控制机箱(307)、套接块(308)、气缸(309)和拦截杆(3010),所述内架基座(301)设置在所述侧壳体(202)的内部下方,所述内架基座(301)的两侧上方设置有安装内连架(303)的内侧架(302),所述内架基座(301)的顶侧设置有变压器(304),所述内连架(303)的前侧设置有电闸(305),所述内侧架(302)的顶部设置有内隔板(306),且所述内隔板(306)的顶部设置有控制机箱(3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架(302)的内边侧设置有套接块(308),且所述套接块(308)的内边侧设置有气缸(309),所述气缸(309)的输出端连接有拦截杆(30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的防电弧结构,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包括基座结构和引电机构,所述基座结构的顶侧设置有壳体构件,且所述壳体构件的内边侧设置有变电组件,所述变电组件的后侧设置有引电机构,所述引电机构包括竖壳、竖丝杆;本技术主要是利用在变电组件的后侧设置两组升降调节的丝杆盒,通过升降丝杆能够调节升降块的高度,以使得电动旋转棒一端的翻片能够在高度不同的区域进行电弧的搜索,利用翻片上多组平行分布的尖刺头,由于尖刺头呈尖刺状构造,因此能够有效的吸引触发的电弧,这样利用引电机构和壳体构件的相互连接,以达到去除电弧的作用,提升了设备的去除电弧的效果,保障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进,鹿野,钱磊,袁鑫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新奇建筑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