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转子组件、电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8101发布日期:2023-06-01 00:3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电机转子、转子组件、电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转子组件、电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高速化一直是提高(如永磁同步电机)扭矩功率密度的主要方向,但永磁同步电机一般采用内置磁钢式电机转子,随着转速不断提高,其内置磁钢式电机转子的结构强度难以满足高速化要求,故而限制了电机转速的进一步提升。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转速,通常在电机转子的外周壁色值缠绕层,以保证转子的结构强度满足电机高速运转的需要。然而,由于需要考虑给缠绕层预留空间,相较于不设置缠绕层的方案,当电机转子的外周壁设置缠绕层后,导致转子铁芯与电机的定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导致电机的定转子气隙变得较大,这将显著降低电机峰值扭矩,从而不利于提升电机的扭矩和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转子组件、电机及车辆。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永磁铁单元及缠绕件单元,所述转子铁芯包括中央主体部和多个分体部;

3、所述中央主体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永磁铁单元包括多个永磁铁组,每个分体部和每个永磁铁组位于对应的安装槽内,并且,在每个安装槽内,所述永磁铁组夹持在对应的分体部与所述中央主体部之间;

4、每个所述分体部上设置有沿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向延伸的通道,所述缠绕件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缠绕件,每个所述第一缠绕件穿设于位于不同分体部上的通道,并还具有覆盖在所述中央主体部的端面及对应的分体部的端面上的部分。

5、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缠绕件穿设于位于相邻布置的两个分体部上的通道。

6、可选地,所述通道构造为形成在所述分体部的外侧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分体部的两个端面。

7、可选地,所述凹槽的位置设置为,在所述电机转子的周向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分体部的外侧壁的中部。

8、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包括矩形段和与所述矩形段的内端相连的弧形段,所述第一缠绕件穿设于所述弧形段。

9、可选地,每个通道内穿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缠绕件,所述两个第一缠绕件分别为缠绕在该通道所在的分体部和与该分体部相邻的两个分体部之间的缠绕件。

10、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缠绕件覆盖在所述中央主体部及对应的分体部的端面的第一部分构造成长度相等的多边形结构。

11、可选地,所述安装槽为开口朝外的v形槽,所述分体部构造成扇形结构,包括相连的v形面和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和v形面均沿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向延伸,所述弧形面为所述分体部的外侧壁;

12、每个所述永磁铁组包括两个磁钢,所述两个磁钢中的一者夹持在所述安装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v形面的其中一个斜面之间,所述两个磁钢中的另一者夹持在所述安装槽的另一个侧壁与所述v形面的另一个斜面之间;

13、每个所述第一缠绕件将位于相邻两个安装槽内的分体部固定到所述中央主体部的位于该相邻两个分体部之间的部分上。

14、可选地,每个所述斜面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安装槽的每个侧壁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以用于对所述磁钢的外端面进行限位。

15、可选地,所述缠绕件单元还包括第二缠绕件,所述第二缠绕件缠绕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上。

1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的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平衡盘及上述的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和所述平衡盘均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平衡盘与所述电机转子的端面抵接,或者,所述平衡盘与所述电机转子的端面间隔布置。

17、可选地,所述平衡盘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电机转子的端面的径向尺寸。

1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转子组件。

1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机。

20、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公开提供的电机转子之中,由于每个第一缠绕件穿设于位于不同分体部上的通道,并且,该第一缠绕件还具有覆盖在中央主体部的端面及对应的分体部的端面上的部分,使得在第一缠绕件的作用下,多个永磁铁组和分体部固定在中央主体部上,有利于满足电机转子高速运转的结构强度要求,如此,可以不依赖设置在电机转子的外周壁上的缠绕件来固定永磁铁组和分体部。这样便可省去位于电机转子的外周壁上的缠绕件或者减小外周壁上的缠绕件的厚度。并且,由于在本公开中,通过在分体部上设置通道来容纳第一缠绕件,有利于避免第一缠绕件位于分体部上的部分凸出于分体部的外侧壁,从而有利于避免第一缠绕件位于分体部上的部分凸出于电机转子的外侧壁,基于此,在本公开提供的电机转子中,可以不增加电机的定转子气隙厚度,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机扭矩和功率密度。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永磁铁单元及缠绕件单元,所述转子铁芯包括中央主体部和多个分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缠绕件穿设于位于相邻布置的两个分体部上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构造为形成在所述分体部的外侧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分体部的两个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位置设置为,在所述电机转子的周向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分体部的外侧壁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包括矩形段和与所述矩形段的内端相连的弧形段,所述第一缠绕件穿设于所述弧形段。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内穿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缠绕件,所述两个第一缠绕件分别为缠绕在该通道所在的分体部和与该分体部相邻的两个分体部之间的缠绕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缠绕件覆盖在所述中央主体部及对应的分体部的端面的第一部分构造成长度相等的多边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为开口朝外的v形槽,所述分体部构造成扇形结构,包括相连的v形面和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和v形面均沿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向延伸,所述弧形面为所述分体部的外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斜面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安装槽的每个侧壁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以用于对所述磁钢的外端面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件单元还包括第二缠绕件,所述第二缠绕件缠绕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上。

1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平衡盘及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和所述平衡盘均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平衡盘与所述电机转子的端面抵接,或者,所述平衡盘与所述电机转子的端面间隔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盘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电机转子的端面的径向尺寸。

13.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转子组件。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机转子、转子组件、电机及车辆,该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永磁铁单元及缠绕件单元,转子铁芯包括中央主体部和多个分体部;中央主体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永磁铁单元包括多个永磁铁组,每个分体部和每个永磁铁组位于对应的安装槽内,并且,在每个安装槽内,永磁铁组夹持在对应的分体部与中央主体部之间;每个分体部上设置有沿电机转子的轴向延伸的通道,缠绕件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缠绕件,每个第一缠绕件穿设于位于不同分体部上的通道,并还具有覆盖在中央主体部的端面及对应的分体部的端面上的部分。如此,有利于满足电机转子高速运转的结构强度要求,能够不增加电机的定转子气隙厚度,有利于提升电机的扭矩和功率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孔勇进,李鹏,罗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