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引出结构、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0019发布日期:2023-10-06 11:0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电流引出结构、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发电机,具体涉及一种电流引出结构、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1、发电机是工业生产中一种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重要机械设备,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例如在风能发电方面,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加,发电机定子电流逐渐增大,故需要大量电缆引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发电机结构中,在有限空间内排布走线难度高,而常规的单端电缆引出电流并不能满足需求,目前需要一种适合的定子电流引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引出结构、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发电机的定子电流引出的排布走线作业难度高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流引出结构,包括:

4、导电环,能够同时与多条绕组引出线连接;

5、导电带,与所述导电环连接,且能够延伸至接线盒中。

6、可选的,所述导电环上设有把合结构,所述导电带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把合结构贴合并连接。

7、可选的,还包括固接在所述导电环上且用于与绕组引出线固接的引线连接件,所述引线连接件设有多个,且每条绕组引出线均对应一个所述引线连接件。

8、可选的,所述引线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其中,

9、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导电环的外环面固接;

10、所述第二段自所述第一段向远离所述导电环的外环面的径向方向延伸;

11、所述第三段自所述第二段向远离所述导电环的轴向方向延伸,且用于与绕组引出线固接。

12、可选的,所述把合结构与所述导电带通过紧固件连接。

13、可选的,所述把合结构为所述导电环的外环面上的平面区域。

14、可选的,所述把合结构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导电带上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为穿过所述通孔且旋入所述螺纹孔中的螺栓。

15、可选的,所述导电带用于与接线盒接线连接的一端为末端,所述末端设有加宽座,所述加宽座与所述末端上均设有连接孔。

16、一种发电机,包括上述任一项中的电流引出结构。

17、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上述的发电机。

18、本申请提供的电流引出结构,以导电环与导电带形成的精简组成结构为主体,从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引出来的多条绕组引出线同时连接至导电环上,与导电环连接的导电带延伸至接线盒中,这样一来,定子电流在导电环上集成,再一同通过起到传导作用的导电带引到接线盒中,完成电流的引出,导电环与导电带的规格,如导电带的长度,是根据接线盒位置设计的,导电环与导电带的宽度、厚度等尺寸,是适应定子电流大小设计的,能够承接大电流,而导电环的环状结构适应常规发电机的端部结构,且占用空间小,导电带亦是占用空间小的扁平结构,相比电缆引出结构节约空间,布置走线整齐,不存在排布走线设计的困难问题,应用起来适应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发电机的定子电流引出的排布走线作业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1)上设有把合结构(101),所述导电带(2)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把合结构(101)贴合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在所述导电环(1)上且用于与绕组引出线固接的引线连接件(3),所述引线连接件(3)设有多个,且每条绕组引出线均对应一个所述引线连接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连接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301)、第二段(302)以及第三段(303);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合结构(101)与所述导电带(2)通过紧固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合结构(101)为所述导电环(1)的外环面上的平面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合结构(101)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导电带(2)上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为穿过所述通孔且旋入所述螺纹孔中的螺栓(5)。

8.一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流引出结构。

9.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电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引出结构、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电流引出结构包括导电环与导电带,其中,导电环能够同时与多条绕组引出线连接,导电带与导电环连接且能够延伸至接线盒中。如此设置,以导电环与导电带形成的精简组成结构为主体,从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引出来的多条绕组引出线同时连接至导电环上,与导电环连接的导电带延伸至接线盒中,相比电缆引出结构节约空间,布置走线整齐,不存在排布走线设计的困难问题,应用起来适应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发电机的定子电流引出的排布走线作业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回文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三一智能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