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2174发布日期:2023-07-05 21:0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磁场健康领域的研究,无线充电产生的磁场对于人体健康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需要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磁场屏蔽。

2、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梳状滤波板来降低无线充电设备产生的磁场强度,但是其作用有限,对于整个空间环境中的磁场强度改善不大,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外壳和无线充电线圈;

3、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部分表面设置为用于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平行于所述连接面,所述外壳的另一部分表面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为能够阻挡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经所述连接面穿出所述外壳。

4、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面位于所述上壳体上。

5、可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形成在所述顶板的底部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顶板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所述连接面,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所述金属层;

6、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形成在所述底板的顶部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所述金属层;

7、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所述底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板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金属层。

9、可选地,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条,所述插接条沿所述上壳体的底部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沿所述下壳体的顶部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所述插接条插入所述插接槽中。

10、可选地,所述插接槽内设置有粘胶部,所述粘胶部沿所述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粘胶部与所述插接条粘接。

11、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线路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安装部和连接口,所述线路板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具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通过所述连接口穿出所述外壳。

12、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器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口连通,所述散热器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外壳内热量经所述散热口导流出所述外壳。

13、可选地,所述外壳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金属层采用电镀工艺覆盖于所述外壳。

14、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中控台,包括中控台本体和上述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连接面朝向上方。

15、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无线充电模块或者如上述的车辆中控台。

1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外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实现与终端设备的接触连接,使得磁场能够穿出外壳,保证对终端设备的充电,另一部分设置金属层,实现对磁场的屏蔽,使得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定向穿出外壳,能够有效的降低周围环境的磁场强度,又能保证对终端设备的充电作用。通过在外壳上设置金属层,从而无线充电模块的重量轻,不会过多增加无线充电模块的重量,同时又不需要耗费过多金属材料,使得整个无线充电模块的成本较低,且容易进行制造,可以直接将金属材料附着在外壳上即可。

1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无线充电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面位于所述上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和形成在所述顶板的底部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顶板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所述连接面,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所述金属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所述底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侧板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条,所述插接条沿所述上壳体的底部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沿所述下壳体的顶部的周向边沿延伸设置,所述插接条插入所述插接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内设置有粘胶部,所述粘胶部沿所述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粘胶部与所述插接条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线路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安装部和连接口,所述线路板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具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通过所述连接口穿出所述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器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口连通,所述散热器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外壳内热量经所述散热口导流出所述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金属层采用电镀工艺覆盖于所述外壳。

10.一种车辆中控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台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连接面朝向上方。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或者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中控台。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块、车辆中控台及车辆,本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外壳和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部分表面设置为用于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连接面,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平行于所述连接面,所述外壳的另一部分表面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为能够阻挡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经所述连接面穿出所述外壳。本无线充电模块能够限制磁场的传播方向,能够有效的降低周围环境的磁场强度,且无线充电模块的成本较低,容易进行制造。

技术研发人员:魏亚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