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模组及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8994发布日期:2023-09-02 14:4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模组及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模组及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1、储能电源常利用无线充电模块对外部用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相关技术的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复杂,使得无线充模块的安装效率较低,不利于无线充电模块的快速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装配的无线充模组及储能电源。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模组,应用于储能电源,所述无线充模组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用于与所述储能电源的外壳相连接;

4、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壳体相对设置,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装配柱,所述安装板设有与所述装配柱相对应的装配孔,所述装配柱与所述装配孔插接配合;以及

5、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板,所述感应线圈和所述充电电路板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感应线圈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6、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装配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装配柱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装配柱为多边形柱体结构。

7、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壳体设有卡扣或卡槽,所述卡扣或卡槽用于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8、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壳体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装配柱与所述环形凸起相连,所述感应线圈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环形凸起相抵接。

9、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安装板开设有避位缺口,所述充电电路板的连接端子显露于所述避位缺口中,所述感应线圈穿设于所述避位缺口,并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的连接端子相连接。

10、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无线充模组还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11、所述安装板为铁磁性板,所述磁吸件吸附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

12、或者,所述磁吸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壳体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凹槽,多个所述磁吸件一一对应设于多个所述凹槽中。

13、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充电电路板设有可插拔插座,所述可插拔插座用于与所述储能电源的电池包电连接;

14、或者,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感应线圈的一侧设有防滑结构;

15、或者,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感应线圈的一侧设有充电标识。

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包括外壳、电池包和无线充模组,所述无线充模组的壳体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

17、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无线充模组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18、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9、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该无线充模组的安装板与壳体相对设置,壳体朝向安装板的一侧设有装配柱,安装板设有与装配柱相对应的装配孔,装配柱与装配孔插接配合,使安装板能够快速装配于壳体上。该无线充模组的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板分别设于安装板的相对两侧,使感应线圈、充电电路板和安装板在安装时能形成一个整体,在安装板装配的同时即可完成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板的安装。感应线圈位于壳体和安装板之间,最大限度减少感应线圈与壳体之间的距离,便于放置于壳体上的外部用电设备进行充电。

20、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充模组,应用于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装配柱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装配柱为多边形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卡扣或卡槽,所述卡扣或卡槽用于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无线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装配柱与所述环形凸起相连,所述感应线圈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环形凸起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无线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开设有避位缺口,所述充电电路板的连接端子显露于所述避位缺口中,所述感应线圈穿设于所述避位缺口,并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的连接端子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模组还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铁磁性板,所述磁吸件吸附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板设有可插拔插座,所述可插拔插座用于与所述储能电源的电池包电连接;

9.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池包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模组,所述无线充模组的壳体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板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无线充模组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模组及储能电源,其中,所述无线充模组包括:壳体,安装板,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板;壳体用于与储能电源的外壳相连接;安装板与壳体相对设置,壳体朝向安装板的一侧设有装配柱,安装板设有与装配柱相对应的装配孔,装配柱与装配孔插接配合;以及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板分别设于安装板的相对两侧,且感应线圈位于壳体和安装板之间。该无线充模组的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板分别设于安装板的相对两侧,使感应线圈、充电电路板和安装板在安装时能形成一个整体,在安装板装配的同时即可完成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板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邱俊涛,李大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