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及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4980发布日期:2023-09-16 22:3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储能系统及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新型的储能系统可以包括功率模块与该功率模块并联的多个电池模块。该功率模块能够将交流电进行转换并传输至电池模块,以使电池模块存储电能。而储能系统中与功率模块并联的电池模块,以及其他电子器件等同样处于高压环境,但尚无有效的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储能系统中内部绝缘设计要求较高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

3、功率单元,功率单元被配置为对交流电进行转换,并提供给正负直流母线,或者传输电能;

4、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并联在正负直流母线之间,储能装置包括金属部件和至少一个电池,电池连接在正负直流母线之间,且金属部件与根据正负直流母线配置的等电位节点连接。

5、储能系统中电池连接在正负直流母线之间,且该储能装置的金属部件与根据正负直流母线配置的等电位节点连接。由于等电位节点与金属部件连接,因此该金属部件均与该等电位节点等电位。且由于等电位节点是根据正负直流母线配置的,因此可以实现将该金属部件有效的钳电位,防止金属部件在高压环境中悬浮电位放电损坏系统中储能系统中的其他器件,进而降低了对储能系统内部绝缘设计的要求。

6、可选的,等电位节点根据正负直流母线的负直流母线进行配置,由于等电位节点与该负直流母线连接,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浪涌导致等电位节点的电位漂浮。

7、可选的,等电位节点根据正负直流母线的正直流母线进行配置,由于等电位节点与该正直流母线连接,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浪涌导致等电位节点的电位漂浮。

8、相比于等电位节点根据正直流母线进行配置,等电位节点根据负直流母线进行配置的情况下,防止浪涌导致等电位节点的电位漂浮的效果更好,且等电位节点的等电位效果更好。

9、可选的,储能装置还包括对应每个电池设置的电箱,金属部件包括第一壳体,电箱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电箱的外壳与第一壳体连接。由此可以实现将电箱的外壳和电池的外壳有效的钳电位,防止电箱的外壳和电池的外壳在高压环境中悬浮电位放电损坏系统中储能系统中的其他器件,进而降低储能系统内部绝缘设计要求。

10、可选的,储能装置还包括主控箱,主控箱的外壳与第一壳体连接。由此可以实现将主控箱的外壳有效的钳电位,防止主控箱的外壳在高压环境中悬浮电位放电损坏系统中储能系统中的其他器件,进而降低储能系统内部绝缘设计要求。

11、可选的,主控箱位于第一壳体之外,或者,主控箱设置在第一壳体内。

12、可选的,主控箱内还设置有主正开关、主负开关、预充开关和预充电阻,主正开关与正负直流母线中的正直流母线串联连接,预充开关和预充电阻串联连接后,与主正开关并联连接,主负开关与正负直流母线中的负直流母线串联连接,其中,等电位节点根据主负开关与功率单元之间的负直流母线进行配置,且主控箱的外壳与等电位节点连接。

13、由于该等电位节点与主控箱的壳体直接连接,该主控箱的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且该第一壳体与各个电箱的壳体连接,因此该等电位节点均与主控箱的壳体、第一壳体和每个电箱的壳体连接。

14、可选的,电池为多个时,多个电池串联连接。

15、可选的,储能装置为多个时,多个储能装置分别并联在正负直流母线之间,且每个储能装置的金属部件与对应的等电位节点连接。

16、多个并联的储能装置可以采用相同的等电位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等电位方式。采用相同的等电位方式,可以保证储能系统内电位分布单一,避免出现绝缘问题。

17、可选的,储能装置为多个时,多个储能装置分别并联在正负直流母线之间,且多个储能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储能装置的金属部件与等电位节点连接,多个储能装置的金属部件串联连接。该种实现方式,确保多个并联的储能装置采用相同的等电位方式,可以保证储能系统内电位分布单一,避免出现绝缘问题。

18、可选的,功率单元设置在功率箱内,功率箱的外壳连接到正负直流母线中的负直流母线。

19、可选的,功率单元由功率器件配置成半桥电路、全桥电路或储能变流器。

20、可选的,功率单元的输入端设置有旁路开关。

21、可选的,等电位节点采用导线、焊接或者螺栓锁定的方式与金属部件连接。

2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储能系统。

23、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电位节点根据所述正负直流母线的负直流母线进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电位节点根据所述正负直流母线的正直流母线进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对应每个所述电池设置的电箱,所述金属部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电箱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所述电箱的外壳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主控箱,所述主控箱的外壳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箱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或者,所述主控箱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箱内还设置有主正开关、主负开关、预充开关和预充电阻,所述主正开关与所述正负直流母线中的正直流母线串联连接,所述预充开关和所述预充电阻串联连接后,与所述主正开关并联连接,所述主负开关与所述正负直流母线中的负直流母线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等电位节点根据所述主负开关与所述功率单元之间的负直流母线进行配置,且所述主控箱的外壳与所述等电位节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电池串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储能装置分别并联在所述正负直流母线之间,且每个所述储能装置的金属部件与对应的等电位节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储能装置分别并联在所述正负直流母线之间,且多个所述储能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储能装置的金属部件与所述等电位节点连接,多个所述储能装置的金属部件串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设置在功率箱内,所述功率箱的外壳连接到所述正负直流母线中的负直流母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由功率器件配置成半桥电路、全桥电路或储能变流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的输入端设置有旁路开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电位节点采用导线、焊接或者螺栓锁定的方式与所述金属部件连接。

15.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设备,储能系统中电池连接在正负直流母线之间,且该储能装置的金属部件与根据正负直流母线配置的等电位节点连接。由于等电位节点与金属部件连接,因此该金属部件与该等电位节点等电位。且由于等电位节点是根据正负直流母线配置的。因此可以实现将金属部件有效的钳电位,防止金属部件在高压环境中悬浮电位放电损坏系统中储能系统中的其他器件,进而降低了对储能系统内部绝缘设计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祥,卢艳华,余东旭,郭自德,陈彬,庄严,梁李柳元,骆兵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