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3591发布日期:2023-08-14 04:5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消弧线圈,尤其是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


背景技术:

1、消弧线圈是输电线路中常见的中性点接地设备,其主要作用为: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感性电流与系统容性电流互相抵消,从而减小接地故障电流及降低故障相恢复电压的初速度,以保障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2、目前,cn202840511u公开了一种新型带阻尼绕组的混合式绝缘干式调匝消弧线圈,阻尼绕组和调匝绕组套装在铁芯柱上,阻尼绕组在里,调匝绕组在外,阻尼绕组和铁芯柱间、调匝绕组和阻尼绕组间设有风道。

3、然而,由于阻尼绕组和调匝绕组中间还要预留风道,因此,加大了消弧线圈的体积;并且,阻尼绕组还采用了浸渍工艺,导致生产工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阻尼线圈直接绕制在缠绕有内绝缘层的铁芯柱上,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并且,阻尼线圈无需再进行其他的工艺操作,简化了制造工艺过程。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包括:铁芯柱以及设在所述铁芯柱上的上铁轭;

4、所述铁芯柱上缠绕有距离所述上铁轭端面80-100mm的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的外表面缠绕有高度低于所述内绝缘层高度的阻尼线圈,在所述阻尼线圈的外表面缠绕有外绝缘层,在所述外绝缘层的外表面浇注有树脂层。

5、可选地,所述内绝缘层的高度比所述阻尼线圈的高度高20-30mm。

6、可选地,所述外绝缘层的高度和所述阻尼线圈的高度相同。

7、可选地,所述树脂层的高度高于所述阻尼线圈的高度,且与所述内绝缘层的高度相同。

8、可选地,所述铁芯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铁芯柱以所述上铁轭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上铁轭底部的两侧。

9、可选地,所述铁芯柱上所缠绕的两个所述阻尼线圈的绕向相同。

10、可选地,两个所述阻尼线圈的首头引出接线端,两个所述阻尼线圈的尾头互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2、在本实用新型中,阻尼线圈直接绕制在缠绕有内绝缘层的铁芯柱上,无需对阻尼线圈进行其他的工艺操作,简化了制造工艺过程;并且,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调匝绕组和阻尼线圈间留有风道而导致体积增大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柱以及设在所述铁芯柱上的上铁轭(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2)的高度比所述阻尼线圈(3)的高度高2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层(4)的高度和所述阻尼线圈(3)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5)的高度高于所述阻尼线圈(3)的高度,且与所述内绝缘层(2)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铁芯柱以所述上铁轭(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上铁轭(1)底部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柱上所缠绕的两个所述阻尼线圈(3)的绕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阻尼线圈(3)的首头引出接线端,两个所述阻尼线圈(3)的尾头互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阻尼线圈的调匝消弧线圈,包括:铁芯柱以及设在所述铁芯柱上的上铁轭;所述铁芯柱上缠绕有距离所述上铁轭端面80‑100mm的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的外表面缠绕有高度低于所述内绝缘层高度的阻尼线圈,在所述阻尼线圈的外表面缠绕有外绝缘层,在所述外绝缘层的外表面浇注有树脂层。如此,阻尼线圈直接绕制在缠绕有内绝缘层的铁芯柱上,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并且,阻尼线圈无需再进行其他的工艺操作,简化了制造工艺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天变航博电气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