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发电机及生物植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6705发布日期:2023-07-05 18:4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发电机及生物植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纳能源发电,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发电机及生物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1、摩擦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通过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使得一物体带上正电,另一物体带上负电,例如穿脱衣服产生的静电、梳子梳理头发产生的静电等。然而,由于缺少收集和利用摩擦电的设备/器械/仪器等,导致摩擦电被浪费。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摩擦发电机,可以利用摩擦进行发电,即把微小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常见的摩擦发电机为透明的柔性摩擦发电机,使用柔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3、然而,这种摩擦发电机存在一些缺陷,如运行条件苛刻,需要在均匀机械外力/振动下工作;如在不均匀机械外力/振动下长时间作用,容易出现机械损伤;抗疲劳性较差,无法长时间使用;生物相容性差,难以作为植入材料进行植入。

4、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呈现小型化、多功能、可移动、可穿戴的发展趋势。由于这类产品应用场景多,需求大,能量消耗小的特点,依赖传统电池供电方式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可为小型电子设备持续性供电的新型电源,同时解决传统供电方式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续航限制、潜在健康危害等问题。

5、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由于其绿色,可持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其主要分为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压电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机理来源于摩擦电效应,即两种摩擦电极性不同的材料相接触时,会产生电荷转移及电势差,电荷会在电势差的驱动下在两电极之间往复流动,从而形成电流。压电纳米发电机是利用弯曲、压缩具有压电性能特殊纳米材料产生电流的原理制造而成。

6、目前绝大多数纳米发电机是以单一的产电形式制备而成,存在发电效率低,稳定性差和抗疲劳性能差的缺陷,且不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限制了其应用。

7、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发电效率低、稳定性差、抗疲劳性差、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发电机、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发电效率低、稳定性差、抗疲劳性差、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纳米发电机,包括:

4、压电层;

5、摩擦层,所述摩擦层设置于所述压电层的一侧,并与所述压电层产生电荷转移,所述摩擦层包括等离子体蚀刻表面活化后的聚四氟乙烯膜;

6、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分别覆盖所述压电层的外表面、所述摩擦层的外表面。

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层包括:

8、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

9、银电极,所述银电极覆盖所述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的表面设置,并形成银/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银结构;

10、聚酰亚胺膜,所述聚酰亚胺膜覆盖所述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的一侧表面设置,并形成银/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银/聚酰亚胺膜结构。

1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银/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银结构的厚度为100μm。

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厚度为100μm。

1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层包括:

14、聚四氟乙烯膜,所述聚四氟乙烯膜覆盖所述压电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由等离子体蚀刻表面活化;

15、铝电极,所述铝电极覆盖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的外表面设置,并形成聚四氟乙烯膜/铝电极结构;

16、聚酰亚胺膜,所述聚酰亚胺膜覆盖所述铝电极的外表面设置,并形成聚四氟乙烯膜/铝电极/聚酰亚胺膜结构。

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

18、特氟龙膜,所述特氟龙膜覆盖所述压电层的外表面、所述摩擦层的外表面设置,并形成特氟龙膜/压电层/摩擦层/特氟龙膜结构;

19、聚二甲基硅氧烷膜,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膜覆盖所述特氟龙膜的外表面设置,并形成聚二甲基硅氧烷/特氟龙膜/压电层/摩擦层/特氟龙膜/聚二甲基硅氧烷结构。

2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1、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摩擦层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摩擦层、所述压电层连接,所述绝缘层包括丙烯酸膜。

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层为若干个,相邻两所述摩擦层之间设置所述绝缘层。

2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包括:

24、两丙烯酸膜,两所述丙烯酸膜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摩擦层的两端,每一所述丙烯酸膜分别与所述摩擦层、所述压电层连接。

2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膜的厚度为0.8mm。

2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生物植入系统,包括:

27、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纳米发电机。

2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9、植入装置,所述植入装置与所述纳米发电机连接。

3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装置包括心脏起搏器、生物传感器。

31、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纳米发电机及生物植入系统,利用摩擦电效应、压电效应的耦合实现了稳定的直流电流输出,从而可以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可再生的电能,克服了已有外接电源储存容量有限且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制备方法简单,便于进行批量生产;性能优异且抗疲劳,不易在外力或振动的作用下出现机械损伤,从而衍生工作寿命;生物相容性好,可以作为植入材料进行植入。



技术特征:

1.一种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银/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银结构的厚度为100μm;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层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层为若干个,相邻两所述摩擦层之间设置所述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膜的厚度为0.8mm。

10.一种生物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发电机及生物植入系统,纳米发电机包括压电层、摩擦层和封装层,压电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膜、银电极、聚酰亚胺膜、聚四氟乙烯膜;摩擦层设置于压电层的一侧,并与压电层产生电荷转移,摩擦层包括等离子体蚀刻表面活化后的聚四氟乙烯膜;封装层分别覆盖压电层的外表面、摩擦层的外表面。其优点在于,利用摩擦电效应、压电效应的耦合实现了稳定的直流电流输出,从而可以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可再生的电能,克服了已有外接电源储存容量有限且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制备方法简单,便于进行批量生产;性能优异且抗疲劳,不易在外力或振动的作用下出现机械损伤,从而衍生工作寿命;生物相容性好,可以作为植入材料进行植入。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涛,王天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