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5263发布日期:2023-10-02 05:3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源,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1、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为了锂电池的安全与寿命,需要对锂电池进行保护。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等等,因此在电源电路中必然会配置用于保护锂电池的保护电路。

2、随着锂电池供电产品的广泛应用,对产品的保护参数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充、放电过流检测电压均属于锂电池组保护的重要参数,提供合适的检测电压值,能够有利于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但对于不同的产品需求以及电芯参数,充放电过流检测电压可能存在不同的要求。

3、然而,目前现有的电池保护电路提供的充、放电过流检测电压均为固定值,难以根据适配各种场景需求,不利于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充电和放电的过流检测电压值,能够适配于不同的场景需求,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配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池组、检流电阻、开关单元、第一可调电阻、第二可调电阻、稳压单元、第一分压单元、第二分压单元及过流保护芯片,其中:

3、所述电池组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正极端子、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分别与所述检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

4、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检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受控端与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的控制引脚电连接;

5、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6、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

7、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

8、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的第一检测引脚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检测引脚与所述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引脚与第二检测引脚的检测值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或截止。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10、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的供电引脚电连接;

11、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池组的负极、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的公共引脚电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单元包括ldo稳压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一滤波电路及第二滤波电路;

13、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ldo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

14、所述ldo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作为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ldo稳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

15、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ldo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16、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ldo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及第三电容;

18、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9、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及第五电容;

21、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22、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

24、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

25、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压单元还包括串联于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二极管;

27、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及第六电阻;

29、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

30、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压单元还包括串联于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二极管;

32、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的控制引脚包括第一控制引脚和第二控制引脚,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及第二nmos管;

34、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的第一控制引脚电连接;

35、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的第二控制引脚电连接。

3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37、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电路,通过在检流电阻的第一端与过流保护芯片的第一检测引脚之间设置第一可调电阻,利用稳压单元及第一分压单元在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二端提供一个偏置电压,通过改变第一可调电阻的阻值改变此偏置电压,进而使得电源电路的充电过流电压值可调;并在检流电阻的第二端与过流保护芯片的第二检测引脚之间设置第二可调电阻,利用稳压单元及第二分压单元在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二端提供一个偏置电压,通过改变第二可调电阻的阻值改变此偏置电压,进而使得电源电路的放电过流电压值可调,最终使得电源电路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充电和放电的过流检测电压值,能够适配于不同的场景需求,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配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池组、检流电阻、开关单元、第一可调电阻、第二可调电阻、稳压单元、第一分压单元、第二分压单元及过流保护芯片,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包括ldo稳压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一滤波电路及第二滤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及第三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及第五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还包括串联于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及第六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还包括串联于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芯片的控制引脚包括第一控制引脚和第二控制引脚,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及第二nmos管;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包括:电池组的正极分别与正极端子、稳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池组的负极分别与检流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检流电阻的第二端、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负极端子电连接,开关单元的受控端与过流保护芯片的控制引脚电连接;稳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过流保护芯片的第一检测引脚与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检测引脚与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本申请能够调整过流检测电压值。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列,晋文章,王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力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