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0989发布日期:2023-10-14 13:2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特别涉及一种逆变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高精度仪器的大量使用,使用特种电源供电的设备日益增多。因此对电源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的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逆变电源的并联技术可实现冗余并联运行方式,当系统中任一个逆变电源模块失效时,其余的模块仍然可以继续提供100%的负载功率,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联冗余控制是实现高可靠性、大功率电源系统的优选方案。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并联技术的电源装置,整体拓扑结构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提高并联结构的逆变电源的效果是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电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包括: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和第i逆变控制模块,所述第i逆变控制模块包括:第i控制模块、第i反馈模块、第i逆变模块、第i变压器模块、第i滤波模块、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

3、所述第i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i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i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第i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别与第i逆变模块连接,所述第i逆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i变压器模块与第i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i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的负载连接;

4、所述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别输入初始直流电压;所述第i控制模块用于对第i逆变模块进行spwm控制从而将所述初始直流电压转换成脉冲电压,脉冲电压作用在第i变压器模块后,并在第i滤波模块的滤波下得到目标电压,所述目标电压作用在外部的负载中,所述第i反馈模块通过第i滤波模块给第i控制模块输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所述第i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基于pq的外特征下垂法得到spwm控制信号,并作用在第i逆变模块中;

5、其中, i=1,2,…,n,n为正整数,n≥2。

6、进一步,所述第i逆变模块包括:第i第一开关管、第i第二开关管、第i第三开关管、第i第四开关管、第i第一二极管、第i第二二极管、第i第三二极管和第i第四二极管;

7、所述第i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第i第二开关管的栅极、第i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和第i第四开关管的栅极分别与第i控制模块101的输出端连接;

8、所述第i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第i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i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i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和正极输入端e+连接;

9、所述第i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第i第三开关管的漏极、第i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i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i变压器模块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

10、所述第i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第i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i第四开关管的漏极、第i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第i变压器模块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11、所述第i变压器模块的次级线圈与第i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2、进一步,所述第i控制模块和第i反馈模块集成在同一个处理模块中。

13、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为基于dsp控制芯片的模块。

14、进一步,所述第i滤波模块为lc滤波模块。

15、进一步,所述n等于2。

16、进一步,所述第i第一开关管、第i第二开关管、第i第三开关管和第i第四开关管的型号均相同。

17、进一步,所述第i第一开关管、第i第二开关管、第i第三开关管和第i第四开关管均为mosfet管。

18、进一步,所述第i第一二极管、第i第二二极管、第i第三二极管和第i第四二极管的型号均相同。

19、进一步,所述第i第一二极管、第i第二二极管、第i第三二极管和第i第四二极管均为续流二极管。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和第i逆变控制模块,所述第i逆变控制模块包括:第i控制模块、第i反馈模块、第i逆变模块、第i变压器模块、第i滤波模块、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所构成的拓扑,提高并联结构的逆变电源的效果。提升电源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和第i逆变控制模块,所述第i逆变控制模块包括:第i控制模块、第i反馈模块、第i逆变模块、第i变压器模块、第i滤波模块、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逆变模块包括:第i第一开关管、第i第二开关管、第i第三开关管、第i第四开关管、第i第一二极管、第i第二二极管、第i第三二极管和第i第四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控制模块和第i反馈模块集成在同一个处理模块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为基于dsp控制芯片的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滤波模块为lc滤波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n等于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第一开关管、第i第二开关管、第i第三开关管和第i第四开关管的型号均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第一开关管、第i第二开关管、第i第三开关管和第i第四开关管均为mosfet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第一二极管、第i第二二极管、第i第三二极管和第i第四二极管的型号均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第一二极管、第i第二二极管、第i第三二极管和第i第四二极管均为续流二极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源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包括: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和第i逆变控制模块,所述第i逆变控制模块包括:第i控制模块、第i反馈模块、第i逆变模块、第i变压器模块、第i滤波模块、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所述第i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i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i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第i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别与第i逆变模块连接,所述第i逆变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i变压器模块与第i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i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的负载连接;其中,i=1,2,…,n,n为正整数,n≥2。提高并联结构的逆变电源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谷裕,唐力,关红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南网科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