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除湿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1040发布日期:2024-04-08 11:2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除湿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箱,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除湿电箱。


背景技术:

1、配电箱内湿度过大,也会容易发生短路,引起设备损坏甚至可能导致火灾,配电箱内电器元件故障损坏,会导致末端用电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如突然断电很容易引起设备的损坏,同时配电箱需要因此更换零部件,经常性更换在成本上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更换零部件的同时末端用电设备也无法正常工作,造成双重损失,而人工对配电箱进行操作又有反应不及时、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配电箱应对潮湿等天气的能力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动除湿电箱,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湿度感应器,所述箱体外侧壁设置有第二湿度感应器,所述第一湿度感应器和第二湿度感应器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数据采集器将数据传输至后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设置于箱体内的第一除湿装置、第二除湿装置以及电源。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除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支架上还架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一风扇。

4、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架旁的第一电磁体和架设在支架上用于封闭支架通孔的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断电时为相斥状态,通电时为相吸状态。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除湿装置包括通管,所述通管前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通管的后端设置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内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器前后两端均为网状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连接第一除湿装置、第二除湿装置、第一湿度感应器、第二湿度感应器以及数据采集器。

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下端设置有支撑座。

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根据设置的安全湿度值、第一湿度感应器以及第二湿度感应器进行比较以确定启动第一除湿装置或第二除湿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四周封闭结构,下端连通箱体外,侧边设置的通孔上架设有网层以用于支撑第二磁性体。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电箱,通过后端控制器设置固定湿度值,并根据数据采集器采集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湿度感应器和设置在箱体外的第二湿度感应器的湿度数据进行判断启动第一除湿装置或第二除湿装置,进而实现自动的降湿效果,保证电箱内的湿度在控制范围内以防止湿度过高造成电路短路。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湿度感应器,所述箱体外侧壁设置有第二湿度感应器,所述第一湿度感应器和第二湿度感应器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数据采集器将数据传输至后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设置于箱体内的第一除湿装置、第二除湿装置以及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支架上还架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一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架旁的第一电磁体和架设在支架上用于封闭支架通孔的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断电时为相斥状态,通电时为相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湿装置包括通管,所述通管前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第二风扇,所述通管的后端设置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内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器前后两端均为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第一除湿装置、第二除湿装置、第一湿度感应器、第二湿度感应器以及数据采集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下端设置有支撑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设置的安全湿度值、第一湿度感应器以及第二湿度感应器进行比较以确定启动第一除湿装置或第二除湿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四周封闭结构,下端连通箱体外,侧边设置的通孔上架设有网层以用于支撑第二磁性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自动除湿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湿度感应器,所述箱体外侧壁设置有第二湿度感应器,所述第一湿度感应器和第二湿度感应器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数据采集器将数据传输至后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设置于箱体内的第一除湿装置、第二除湿装置以及电源,本技术的电箱,通过后端控制器设置固定湿度值,并根据数据采集器采集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湿度感应器和设置在箱体外的第二湿度感应器的湿度数据进行判断启动第一除湿装置或第二除湿装置,进而实现自动的降湿效果,保证电箱内的湿度在控制范围内以防止湿度过高造成电路短路。

技术研发人员:贾冬霞,张荣焕,连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维盾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