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6534发布日期:2023-08-04 03:2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壳体散热冷却,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机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排出电机壳体外部,聚集的热量会造成电机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温度过高,从而转子磁钢退磁、定子线包烧毁,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使用寿命缩短,所以必须通过散热结构来使得温度稳定在电机各零部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现有的电机,大都采用在电机的壳体内部设置循环水道对电机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冷却,由于电机的壳体大都是铸铁,导热性能较差,影响电机内部热量的散热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机,大都采用在电机的壳体内部设置循环水道对电机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冷却,由于电机的壳体大都是铸铁,导热性能较差,影响电机内部热量的散热冷却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部与外壳的外部均粘贴有纳米防水胶,所述纳米防水胶的外部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的外部与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室,所述冷却液室的内部连接有进出水口,且进出水口的外部与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进出水口的外部连接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螺纹槽的外部安装有密封盖。

5、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外部安装有旋转块,且旋转块分布有两组。

6、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与外壳之间通过连接杆、纳米防水胶构成固定结构,且散热片关于外壳的纵轴对称。

7、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进出水口之间通过螺纹槽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进出水口的外壁呈螺纹状结构。

8、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进出水口的外壁相接触。

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外壳、冷却液室、连接杆、纳米防水胶以及散热片,通过采用大面积的冷却液室能够提高电机机壳的冷却散热面积,散热片的导热性能好,能够有效的将电机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冷却液室内的冷却液上进行散热冷却工作,提高了电机的散热冷却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外壳、凹槽、进出水口、密封圈、连接槽以及密封盖,通过将进出水口外部设置凹槽,能够避免密封盖突出外壳外,再通过密封圈以及密封盖就能够对进出水口进行密封,避免冷却液出现泄露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的外部安装有旋转块(4),且旋转块(4)分布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8)与外壳(1)之间通过连接杆(5)、纳米防水胶(7)构成固定结构,且散热片(8)关于外壳(1)的纵轴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与进出水口(9)之间通过螺纹槽(10)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进出水口(9)的外壁呈螺纹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1)的内壁与进出水口(9)的外壁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涉及电机壳体散热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部与外壳的外部均粘贴有纳米防水胶,所述纳米防水胶的外部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的外部与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室,所述冷却液室的内部连接有进出水口,且进出水口的外部与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进出水口的外部连接有螺纹槽。本技术中,设置有外壳、冷却液室、连接杆、纳米防水胶以及散热片,通过采用大面积的冷却液室能够提高电机机壳的冷却散热面积,散热片的导热性能好,能够有效的将电机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冷却液室内的冷却液上进行散热冷却工作,提高了电机的散热冷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易昇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