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9470发布日期:2023-07-28 01:2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机,尤其是一种电机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在工业上使用较为频繁,因此也发现了较多问题,需要改进,比如:电机的振动,电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影响滑动轴承的正常润滑,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使外界粉尘和水分入侵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露电流增大,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事故。而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需要定期对电机进行检修,检查中发现导致电机振动的较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的运行,传动轴对定子和转子的支撑性能下降,导致定子和转子偏心,以及传动轴连接的联轴器不对中,二者不在同一轴线上,而目前的解决振动的技术较多只是对支撑底座进行减震,缺少对定子和转子以及联轴器的支撑,减震效果并不显著,导致连接不平衡,降低了其电机运转时的稳定性。

2、经检索,如现有中国专利号为:cn217824565u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设置在电机本体底部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下方的第二支撑板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相对称分布的两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限位座、弹簧及弹簧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限位座、弹簧及弹簧杆”。

3、可知,其以上所引证的专利文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只是对支撑底座进行减震,缺少对定子和转子以及联轴器的支撑,导致连接不平衡,降低了其电机运转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减震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包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面设置有一个具有减震支座的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定子转子组件,所述定子转子组件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尾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尾部内壁上,所述传动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平衡支架组件与电机壳体连接,所述传动轴转动时,所述平衡支架组件能够在电机壳体的内腔中对运转过程中的传动轴进行支撑,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面安装有一个能够对传动轴连接联轴器时进行支撑防偏心的对中支撑组件。

3、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面开设有一个与减震支座适配安装的矩形安装凹槽,所述矩形安装凹槽的内底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升降缓冲部件,所述升降缓冲部件的顶部升降端与减震支座连接。

4、优选的,所述升降缓冲部件为缓冲阻尼器,所述减震支座通过螺栓与缓冲阻尼器的顶端连接。

5、优选的,所述平衡之间组件包括过盈配合在传动轴周侧的密封轴承以及环形阵列安装在密封轴承的轴承座外壁的四根支撑杆件。

6、优选的,每根所述支撑杆件远离轴承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内壁上。

7、优选的,所述对中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底座顶面的液压升降柱以及安装在液压升降柱顶端的弧形支撑板。

8、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内壁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中等距转动安装有多个辅助支撑滚杆。

9、优选的,当所述传动轴连接联轴器时,所述液压升降柱驱动弧形支撑板升起,所述辅助支撑滚杆与联轴器的外壁抵接。

10、优选的,所述电机壳体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前端盖以及后端盖。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该电机减震装置,转子在电机壳体中进行转动时,传动轴通过前端盖内部的轴承进行支撑,而内部的转子转动通过平衡支撑组件进行支撑转动,平衡支撑组件在电机壳体中对传动轴进行支撑运转,使得转子高速运转时,平衡支撑组件能够对运转的转子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减少转子偏心不平衡运行的问题,此外还能够通过对中支撑组件对传动轴上连接的联轴器进行支撑,从而既不影响联轴器的运行,同时还能够对其联轴器进行支撑,减少联轴器与传动轴之间的不对中问题,从而使得二者对中连接,中心线重合,提高其电机运转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包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一个具有减震支座(2)的电机壳体(3),所述电机壳体(3)的内腔中安装有定子转子组件(8),所述定子转子组件(8)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的尾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壳体(3)的尾部内壁上,所述传动轴(6)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平衡支架组件与电机壳体(3)连接,所述传动轴(6)转动时,所述平衡支架组件能够在电机壳体(3)的内腔中对运转过程中的传动轴(6)进行支撑,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一个能够对传动轴(6)连接联轴器时进行支撑防偏心的对中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一个与减震支座(2)适配安装的矩形安装凹槽(14),所述矩形安装凹槽(14)的内底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升降缓冲部件,所述升降缓冲部件的顶部升降端与减震支座(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缓冲部件为缓冲阻尼器(15),所述减震支座(2)通过螺栓与缓冲阻尼器(15)的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支架组件包括过盈配合在传动轴(6)周侧的密封轴承(9)以及环形阵列安装在密封轴承(9)的轴承座外壁的四根支撑杆件(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杆件(10)远离轴承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3)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底座(1)顶面的液压升降柱(7)以及安装在液压升降柱(7)顶端的弧形支撑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11)的内壁开设有弧形凹槽(12),所述弧形凹槽(12)中等距转动安装有多个辅助支撑滚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动轴(6)连接联轴器时,所述液压升降柱(7)驱动弧形支撑板(11)升起,所述辅助支撑滚杆(13)与联轴器的外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3)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前端盖(4)以及后端盖(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包安装底座,所述电机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定子转子组件,所述定子转子组件的中心位置贯穿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尾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尾部内壁上,所述传动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平衡支架组件与电机壳体连接,所述传动轴转动时,所述平衡支架组件能够在电机壳体的内腔中对运转过程中的传动轴进行支撑,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面安装有一个能够对传动轴连接联轴器时进行支撑防偏心的对中支撑组件。该电机减震装置,能够减少转子偏心不平衡运行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减少联轴器与传动轴之间的不对中问题,从而使得二者对中连接,中心线重合,提高其电机运转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玲,刘永烈,李冀,武同金,窦修柏,狄学刚,翟兆亮,范京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牵引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