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9051发布日期:2023-11-17 17:2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供电控制技术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的配电自动化远动终端dtu/ftu主要通过开关两侧的双pt取电,将高压配电线路的电压转换为低压220vac,双pt取电后的电压经双交流输入切换模块控制后输出一路电压给dtu/ftu的电池充电式开关电源供电。

2、目前的配电管控方式呈现多样性,dtu/ftu终端的取电方式和电压等级也各有差异,有直流110v、220v和交流110vac、220vac,但是给dtu/ftu终端供电的一般都是双路供电电压,只是会出现任意两种电压互相搭配,这就对双交流输入切换模块适应各种等级的电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721-2013中对dtu/ftu终端的整机功耗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三遥ftu整机功耗≤30va和三遥dtu整机功耗≤40va,双交流输入切换模块作为供电的源头若是功耗过高对整机的功耗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控制双交流输入切换模块的功耗。

3、目前行业内各终端厂家主要运用大功率的交流继电器来实现双交流输入切换,此种设计电路简单,但是不能适应直流供电电压,且损耗也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运用大功率的交流继电器来实现双交流输入切换,不能适应直流供电电压且损耗大的这一缺陷,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包括:双交流切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双交流切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回路;

3、其中的双交流切换电路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3,二极管d1、二极管d3;

4、继电器k1的引脚1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继电器k1的引脚8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引脚3、6连接继电器k2的引脚4、5,继电器k2的引脚1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继电器k2的引脚8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的引脚1均连接,继电器k2、继电器k3的引脚8接地,

5、继电器k1的引脚4、5连接第一交流输入左端l1,继电器k3的引脚4、5连接第一交流输入右端n1,继电器k2的2、7连接第二交流输入左端l2,继电器k3的引脚2、7连接第二交流输入右端n2。

6、其中的辅助电源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共模电感z1、整流桥br1、电阻r4-电阻r9、电容c1-电容c5、变压器t1,其中变压器t1包括原边t1a和副边t1b;

7、控制芯片u1的引脚1连接电容c4、电容c5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6的负极,电容c4、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电容c3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控制芯片u1的引脚3连接电阻r7、电阻r8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副边t1b的引脚4,副边t1b的引脚3接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引脚5、引脚6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以及原边t1a的引脚2,原边t1a的引脚1连接整流桥br1的引脚1,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阻r5以及电容c2的一端,电阻r5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连接整流桥br1的引脚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r1的引脚2且接地,整流桥br1的引脚4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共模电感z1的引脚2,整流桥br1的引脚3连接共模电感z1的引脚1,共模电感z1的引脚3、4对应连接第一交流输入左端l1、第一交流输入右端n1。

8、其中的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3、稳压管d2和电容e1;

9、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以及稳压管d2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管d2的负极连接电阻r3、电阻r1的一端以及电容e1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e1负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的引脚1,电阻r1的另一端还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1的引脚8。

10、进一步地,继电器k2的引脚3、6连接交流输出左端lout,继电器k3的引脚3、6连接交流输出右端nout。

11、优选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pn8366。

12、进一步地,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的引脚2、7和引脚3、6为常闭触点。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4、在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流继电器、pn8366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组成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此电路在两路交流输入单独供电、两路交流同时供电、两路交流切换时都能为电源提供交流电,且切换时因有延时电路的存在避免了继电器拉弧、打火等现象。采用辅助电源为继电器线圈供电,与传统的电容降压取电电路相比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功耗,并且辅助电源在低压或高压时都能工作,提高了双交流切换器的工作范围。

15、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可实现双交流输入快速切换,也能满足80~300vac(110-220v)的超宽范围电压输入和≤3va的低功耗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交流切换电路(1)、辅助电源电路(2)和控制电路(3);双交流切换电路(1)、辅助电源电路(2)和控制电路(3)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电路(2)包括:控制芯片u1、共模电感z1、整流桥br1、电阻r4-电阻r9、电容c1-电容c5、变压器t1,其中变压器t1包括原边t1a和副边t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3)包括: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3、稳压管d2和电容e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继电器k2的引脚3、6连接交流输出左端lout,继电器k3的引脚3、6连接交流输出右端nout。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pn836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的引脚2、7和引脚3、6为常闭触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包括:双交流切换电路(1)、辅助电源电路(2)和控制电路(3);双交流切换电路(1)、辅助电源电路(2)和控制电路(3)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回路。实施本技术一种适用于配电终端电源的双交流输入切换控制电路,可实现双交流输入快速切换,也能满足80~300Vac(110‑220V)的超宽范围电压输入和≤3VA的低功耗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兴通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