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用并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8838发布日期:2023-10-06 15:0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光伏系统用并网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系统用并网箱。


背景技术:

1、规模较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普遍选择布置在较为荒芜的地区,从而能布置更大面积的光伏板,以提升经济效益。并网箱作为连接光伏电站和电网的配电装置,在项目中大量存在。为保证并网箱的稳定运行,通常不会将其直接设置于沙土地面,而是额外为并网箱设置混凝土基座或立柱等机构,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安装光伏并网箱的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

2、一种光伏系统用并网箱,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箱门,在所述箱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多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为硬质平板,其一侧边缘与所述箱体可转动的连接,相对的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箱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在靠近所述箱体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贯通。

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为方形箱体,在一个长边侧面设有所述箱门,在顶面和底面的每一侧靠近边缘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单元。每一所述连接单元中的凹槽,均与其所靠近的边缘处垂直。

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为方形的钢板,其一侧长边与所述箱体可转动的连接,另一侧长边与所述箱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连接单元靠近所述箱体的一面,以与长边平行的角度设置有凹槽。

5、所述箱体在每一所述连接单元的位置均设有两个铰接点和两个螺纹筒,通过所述铰接点与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长边可转动的连接,通过所述螺纹筒与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侧长边可拆卸的连接。

6、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长边弯折形成一条通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通道和所述铰接点实现可转动的连接;另一侧长边设有两个螺丝孔,其位置与所述螺纹筒的位置对应,并通过螺丝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采用连接单元夹持绳索,进而利用绳索将光伏系统用并网箱悬吊于光伏支架或相邻的光伏支架之间,具有安装迅速、使用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在箱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多条绳索,同时与光伏支架和地面连接,可以实现对箱体的稳固支撑,满足正常使用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系统用并网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箱门,在所述箱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多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为硬质平板,其一侧边缘与所述箱体可转动的连接,相对的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箱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在靠近所述箱体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方形箱体,在一个长边侧面设有所述箱门,在顶面和底面的每一侧靠近边缘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单元中的凹槽,均与其所靠近的边缘处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为方形的钢板,其一侧长边与所述箱体可转动的连接,另一侧长边与所述箱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连接单元靠近所述箱体的一面,以与长边平行的角度设置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在每一所述连接单元的位置均设有两个铰接点和两个螺纹筒,通过所述铰接点与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长边可转动的连接,通过所述螺纹筒与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侧长边可拆卸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系统用并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长边弯折形成一条通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通道和所述铰接点实现可转动的连接;另一侧长边设有两个螺丝孔,其位置与所述螺纹筒的位置对应,并通过螺丝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系统用并网箱。所述光伏系统用并网箱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箱门,在所述箱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多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为硬质平板,其一侧边缘与所述箱体可转动的连接,相对的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箱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在靠近所述箱体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贯通。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光伏系统用并网箱解决了安装光伏并网箱的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望,唐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晗信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