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2052发布日期:2023-08-25 05:5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方式是:站内交流系统为主供电源,当站内交流系统故障时,站内蓄电池组为直流系统供电,提供全站继电保护及通信设备所需的直流电。但是当需要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充放电工作时,需要将蓄电池组与直流系统的连接熔丝断开,再将直流放电仪与蓄电池组相连进行放电操作,此时就需要用到直流备用电源装置。

2、例如公开开为cn216530704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备用电源装置,其包括运输车、车厢和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电池支架和托盘可将蓄电池组直接安装在托盘上组成电池组件,然后将电池组件安装在运输车的车厢内,使用时先通过整流模块给蓄电池充电,然后可直接将本装置运输到工作现场作为直流电源给变电站内直流系统供电,这样维护人员不必现场搬运、组装蓄电池,因此可避免维护人员被电池砸伤、磕碰,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此外还可将蓄电池内直流电通过ups电源上的逆变器逆变切换成恒压交流电输出,因此在重要活动场所应急保电过程中可实现瞬时不间断切换电源。

3、然而上述移动式备用电源装置在使用中,其防雨部分只是简单的一个罩体,其一在雨天状态下,其罩体无法有效的为散热口部分起到全方位的遮蔽,很容易形成上部渗水的现象,其二,其罩体功能性单一且结构较小,无法在太阳直射的高温状态下为该装置起到遮阳辅助效果,保护效果弱,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实现推动夹紧单元、轴承和永磁转子移动从电机主壳体内取出,操作简单,方便,并且转子拆卸部与永磁转子同轴,避免了永磁转子取出时发生偏差,导致永磁转子损坏,不需要使用电动葫芦、气缸等工具,提高了操作方便性,转子拆卸部集成化高,位于永磁转子电机内部,减小了永磁转子电机的体积,方便运输,实用性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包括基座架,所述基座架的上方设置有主体,且基座架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散热机构,且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遮阳避雨机构,所述遮阳避雨机构包括侧装杆,且侧装杆的上方内侧设置有装配架,所述装配架的中部设置有主动齿轮轴杆,且主动齿轮轴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齿轮轴杆的两侧设置有从动齿轮轴杆,且从动齿轮轴杆的周边设置有遮阳避雨罩,所述从动齿轮轴杆的两端设置有锥形齿轮组件,且锥形齿轮组件的一端中部设置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架,且从动杆的一侧周边设置有丝杆滑套。

3、优选地,所述遮阳避雨罩通过从动齿轮轴杆、主动齿轮轴杆与第二驱动电机构成啮合式传动收卷结构,且从动齿轮轴杆沿着主动齿轮轴杆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4、优选地,所述丝杆滑套通过从动杆、从动齿轮轴杆、锥形齿轮组件与滑动架构成联轴传动结构,且丝杆滑套与遮阳避雨罩的一端相连接。

5、优选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阻尼弹簧架,且阻尼弹簧架的下方设置有连装架,所述连装架的两侧中部设置有轴承环,且轴承环的中部设置有车轮组件。

6、优选地,所述车轮组件通过阻尼弹簧架与连装架和基座架构成减震结构,且阻尼弹簧架沿着连装架的上方等距分布。

7、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预留区,且预留区的上方设置有滤尘架,所述预留区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轴的周边设置有同步带,且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风扇组件,所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侧装口,且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底风槽。

8、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通过传动轴、第一驱动电机与同步带构成联轴传动结构,且风扇组件设置有两组。

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外界雨量较大或高温阳光直射状态下,人员可启动第二驱动电机,此时遮阳避雨罩会通过其从动齿轮轴杆与主动齿轮轴杆之间的齿轮啮合性进行预摊开处理,同一时间,从动齿轮轴杆转动状态下会带着锥形齿轮组件以及从动杆进行联轴转动,此时和从动杆形成传动结构的丝杆滑套会因为与遮阳避雨罩的连接性而进行同第二驱动电机转动速率相同的牵引作业,以达到遮阳避雨罩无论是收卷还是展开的平整性,并且在展开状态下可避免主体在高温天气下从上被阳光直射或在雨量过大时形成内部渗漏的不良现象。

11、2、本实用新型中,等距分布的阻尼弹簧架设置于基座架与连装架之间,可有效的减少车轮组件移动过程中所带给电源装置主体内部电池组件的振动和碰撞。

12、3、本实用新型中,联轴传动的风扇组件配合着主体两侧及下方的侧装口与底风槽,可对其内部热量进行一个汇流式的散热处理,提高内部热量流通和排出,提高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包括基座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架(1)的上方设置有主体(2),且基座架(1)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主体(2)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散热机构(4),且主体(2)的上方设置有遮阳避雨机构(5),所述遮阳避雨机构(5)包括侧装杆(501),且侧装杆(501)的上方内侧设置有装配架(502),所述装配架(502)的中部设置有主动齿轮轴杆(503),且主动齿轮轴杆(5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504),所述主动齿轮轴杆(503)的两侧设置有从动齿轮轴杆(505),且从动齿轮轴杆(505)的周边设置有遮阳避雨罩(506),所述从动齿轮轴杆(505)的两端设置有锥形齿轮组件(507),且锥形齿轮组件(507)的一端中部设置有从动杆(508),所述从动杆(508)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架(509),且从动杆(508)的一侧周边设置有丝杆滑套(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避雨罩(506)通过从动齿轮轴杆(505)、主动齿轮轴杆(503)与第二驱动电机(504)构成啮合式传动收卷结构,且从动齿轮轴杆(505)沿着主动齿轮轴杆(503)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滑套(510)通过从动杆(508)、从动齿轮轴杆(505)、锥形齿轮组件(507)与滑动架(509)构成联轴传动结构,且丝杆滑套(510)与遮阳避雨罩(506)的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阻尼弹簧架(301),且阻尼弹簧架(301)的下方设置有连装架(302),所述连装架(302)的两侧中部设置有轴承环(303),且轴承环(303)的中部设置有车轮组件(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304)通过阻尼弹簧架(301)与连装架(302)和基座架(1)构成减震结构,且阻尼弹簧架(301)沿着连装架(302)的上方等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预留区(401),且预留区(401)的上方设置有滤尘架(402),所述预留区(40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传动轴(403),且传动轴(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04),所述传动轴(403)的周边设置有同步带(405),且传动轴(403)的另一端设置有风扇组件(406),所述主体(2)的两侧设置有侧装口(407),且主体(2)的底端设置有底风槽(4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406)通过传动轴(403)、第一驱动电机(404)与同步带(405)构成联轴传动结构,且风扇组件(406)设置有两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直流备用电源装置,涉及到变电站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架,所述基座架的上方设置有主体,且基座架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散热机构,且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遮阳避雨机构。本技术结构合理,在外界雨量较大或高温阳光直射状态下,人员可启动第二驱动电机,此时遮阳避雨罩会通过其从动齿轮轴杆与主动齿轮轴杆之间的齿轮啮合性进行预摊开处理,同一时间,从动齿轮轴杆转动状态下会带着锥形齿轮组件以及从动杆进行联轴转动,此时和从动杆形成传动结构的丝杆滑套会因为与遮阳避雨罩的连接性而进行同第二驱动电机转动速率相同的牵引作业,以达到遮阳避雨罩无论是收卷还是展开的平整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同,贾伟,冀鹏飞,尚成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景弘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