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3138发布日期:2023-06-29 13:0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


背景技术:

1、室内装修包括房间设计、装修、家具布置及各种小装点。更偏重于建筑物里面的装修建设,不仅在装修设计施工期间,还包括住进去之后长期的不断装饰。传统的室内布线方式一般都使用布线槽,需要在已经建好的墙壁上开槽,将各种线管放置于布线槽中隐藏起来,然后被浇筑在水泥板中,浇筑完毕后不可更改。前述传统室内布线方式具有如下问题:

2、1)在墙壁上开设布线槽,需要二次施工,费时费力,且现场会产生砂石颗粒灰尘等环境污染物,并会产生噪声污染;

3、2)人工开槽时施工规范严格,开槽的深度不能太深,否则会因剔凿等操作造成墙面裂缝,破坏墙体结构;横槽的数量不能开设过多,否则会影响墙体的承重;开槽的深度应该保持一致,避免墙体局部受力不均,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导致人工成本高,同时对施工作业具有重重限制,增加布线设计的难度;

4、3)布线完毕后,布线槽被浇筑在水泥板中,不可更改,不利于后期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包括相互扣合的内扣板和外扣板,所述内扣板包括内扣板基板,所述内扣板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内扣板基板相互垂直的内扣板上连接板i、内扣板下连接板i;所述外扣板包括外扣板基板,所述外扣板基板的后表面设有与所述外扣板基板相互垂直的外扣板横隔板;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和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外扣板基板的上下两端相互卡接以使所述外扣板与所述内扣板相互扣合,所述外扣板基板的宽度与所述外扣板和所述内扣板相互扣合后的内部宽度相匹配;所述内扣板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内扣板基板相互平行的内扣板上支撑板、内扣板下支撑板,所述内扣板上支撑板的上端部设有与所述内扣板上支撑板相互垂直的内扣板上连接板ii,所述内扣板下支撑板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内扣板下支撑板相互垂直的内扣板下连接板ii,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i、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i的前端部分别与待安装的饰面板的上、下两端部相互卡接。

3、优选的,所述外扣板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外扣板基板相互垂直的外扣板上连接板、外扣板下连接板,所述外扣板上连接板与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相互卡接、所述外扣板下连接板与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相互卡接以使所述外扣板与所述内扣板相互扣合。

4、优选的,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的前端部上表面设有上连接板凸起部i,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的前端部下表面设有下连接板凸起部i,所述外扣板上连接板的后端部设有与所述上连接板凸起部i相互匹配的外扣板上卡接部,所述外扣板下连接板的后端部设有与所述下连接板凸起部i相互匹配的外扣板下卡接部,所述上连接板凸起部i和所述外扣板上卡接部相互卡接,所述下连接板凸起部i和所述外扣板下卡接部相互卡接。

5、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板凸起部i和所述下连接板凸起部i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外扣板上卡接部、所述外扣板下卡接部呈圆弧形。

6、优选的,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i的前端部上表面设有上连接板凸起部ii,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i的前端部下表面设有下连接板凸起部ii,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i和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i分别通过所述上连接板凸起部ii和所述下连接板凸起部ii与所述饰面板的上下两端卡接固定。

7、优选的,所述内扣板上支撑板和所述内扣板下支撑板向后凸出以使所述内扣板上支撑板、所述内扣板基板、所述内扣板下支撑板的后表面之间形成向前凹陷的卡槽,所述卡槽与待配合的走线基板相互匹配。

8、优选的,所述内扣板基板上设有空槽。

9、优选的,所述内扣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优选的,所述外扣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内扣板和/或所述外扣板由金属材料制成。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与走线基板和饰面板搭配使用,取代了传统的在墙体开槽的布线工艺,内扣板和外扣板仅需根据现场情况提前制作好,然后现场安装即可,避免了现场的二次施工,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并且拆装均不破坏墙体的结构,不影响墙体的承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低,节省人力成本;对管线进行分层且分类敷设以及将强弱电进行有效分隔,容置的管线数量多,不仅使得室内布线更加规整、更加安全可靠,并且装配式的布线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布线结构和工艺,更便于后续的检修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内扣板(21)和外扣板(22),所述内扣板(21)包括内扣板基板(211),所述内扣板基板(2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内扣板基板(211)相互垂直的内扣板上连接板i(212)、内扣板下连接板i(213);所述外扣板(22)包括外扣板基板(221),所述外扣板基板(221)的后表面设有与所述外扣板基板(221)相互垂直的外扣板横隔板(224);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212)和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213)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外扣板基板(221)的上下两端相互卡接以使所述外扣板(22)与所述内扣板(21)相互扣合,所述外扣板基板(221)的宽度与所述外扣板(22)和所述内扣板(21)相互扣合后的内部宽度相匹配;所述内扣板基板(2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内扣板基板(211)相互平行的内扣板上支撑板(214)、内扣板下支撑板(216),所述内扣板上支撑板(214)的上端部设有与所述内扣板上支撑板(214)相互垂直的内扣板上连接板ii(215),所述内扣板下支撑板(216)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内扣板下支撑板(216)相互垂直的内扣板下连接板ii(217),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i(215)、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i(217)的前端部分别与待安装的饰面板(3)的上、下两端部相互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扣板基板(22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外扣板基板(221)相互垂直的外扣板上连接板(222)、外扣板下连接板(223),所述外扣板上连接板(222)与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212)相互卡接、所述外扣板下连接板(223)与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213)相互卡接以使所述外扣板(22)与所述内扣板(21)相互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212)的前端部上表面设有上连接板凸起部i(2121),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213)的前端部下表面设有下连接板凸起部i(2131),所述外扣板上连接板(222)的后端部设有与所述上连接板凸起部i(2121)相互匹配的外扣板上卡接部(2221),所述外扣板下连接板(223)的后端部设有与所述下连接板凸起部i(2131)相互匹配的外扣板下卡接部(2231),所述上连接板凸起部i(2121)和所述外扣板上卡接部(2221)相互卡接,所述下连接板凸起部i(2131)和所述外扣板下卡接部(2231)相互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凸起部i(2121)和所述下连接板凸起部i(2131)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外扣板上卡接部(2221)、所述外扣板下卡接部(2231)呈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i(215)的前端部上表面设有上连接板凸起部ii(2151),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i(217)的前端部下表面设有下连接板凸起部ii(2171),所述内扣板上连接板ii(215)和所述内扣板下连接板ii(217)分别通过所述上连接板凸起部ii(2151)和所述下连接板凸起部ii(2171)与所述饰面板(3)的上下两端卡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板上支撑板(214)和所述内扣板下支撑板(216)向后凸出以使所述内扣板上支撑板(214)、所述内扣板基板(211)、所述内扣板下支撑板(216)的后表面之间形成向前凹陷的卡槽(218),所述卡槽(218)与待配合的走线基板(1)相互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板基板(211)上设有空槽(2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板(21)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扣板(22)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板(21)和/或所述外扣板(22)由金属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布线用扣板件,包括相互扣合的内扣板和外扣板,内扣板包括内扣板基板,内扣板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内扣板上连接板I、内扣板下连接板I;外扣板包括外扣板基板,外扣板基板的后表面设有外扣板横隔板;内扣板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内扣板上支撑板、内扣板下支撑板,内扣板上支撑板的上端部设有内扣板上连接板II,内扣板下支撑板的下端部设有内扣板下连接板II。本技术与走线基板和饰面板搭配使用,取代了传统的在墙体开槽的布线工艺,避免了现场的二次施工,具有环保、拆装方便、节省人力成本、使得室内布线更加规整、更加安全可靠、更便于检修维护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梁,李鑫,宋学哲,陈宏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太伟宜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