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3224发布日期:2023-07-15 14:5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缆铺设,具体为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1、线缆管路在铺设时会由于避让或者其它因素导致所铺设的管路高差不同或者不在一条直线上。现有的,通过在管路的一端设置牵引机从管路的另一端将线缆牵引至牵引机所在的一端将会使所铺设的管路被牵引绳破坏,导致无法保护线缆的后果。

2、经检索,现有的申请号外为:cn20191048627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管径线缆穿管的牵引滑车,包括车体以及车体上设有的滚轮,车体包括其头部和尾部设有的承载环,承载环上开设有三个呈环形阵列布置的第一穿孔,车体头部及尾部的承载环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承载环上均设有三个脚轮,脚轮包括沿承载环径向穿设在第一穿孔内的脚杆,所述滚轮设置在脚杆外端,脚杆内端连接有用于改变脚杆外部杆长的调节机构;在所述车体头部各脚杆与尾部各脚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联动杆,且在车体尾部承载环上设有线缆夹持机构。本发明的牵引滑车能够适用不同种类、管径的线缆穿管,显著地提高了牵引滑车的应变性和实用性。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对线缆的夹持力始终是垂直于线缆表面,导致夹持力与线缆在拖拽是的拉力为相互垂直,夹持效果不理想,线缆在线缆管道铺设的长度越长,线缆的重量就会越大,夹持装置所承受的拉力就会越大,当拉力超过夹持力时将会导致线缆从夹持装置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因为线缆铺设长度过长,导致夹持装置的夹持力小于线缆自重带来的拉力时线缆从夹持装置上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车,所述牵引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设置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端部设置有车轮,所述牵引车的尾端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远离所述车体的所述承载环上铰接有斜撑杆,所述承载环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所述斜撑杆。通过斜撑杆对线缆倾斜固定,将垂直于线缆的摩擦力变为与线缆呈锐角的支撑力,当线缆的所承受的拉力越大时,斜撑杆对线缆的支撑力就会越强,避免线缆从夹持装置脱落。

4、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杆靠近所述承载环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复位机构。始终对斜撑杆施加作用力,保障斜撑杆与线缆相接触。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复位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斜撑杆和连接板铰接。避免斜撑杆对线缆施加作用力时损坏第一复位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杆远离所述承载环的一端铰接有夹持板。与斜撑杆相互配合,保障夹持装置的夹持效果。

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的中部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复位机构。确保对夹持板的作用力足够均匀。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包括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复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铰接,所述第二复位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方形滑块。保障在夹持板对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夹持。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靠近所述牵引车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始终保持第二复位机构与夹持板之间的垂直作用力,保障夹持板对线缆的夹持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杆远离所述承载环的一端设置有与线缆相接触的软质棘状摩擦层,所述夹持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线缆相接触的波浪形摩擦层。增大与线缆的接触面积,保障足够大的摩擦力。

11、进一步的,远离所述牵引车的所述承载环上滑动设置有环形的撑开机构。便于将斜撑杆快速撑开。

12、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车与所述夹持装置通过螺纹连接,牵引车前端设置有牵引环。便于快速拆装。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因为斜撑杆与所连接的连接板的夹角为锐角,当将直径不同的电缆线穿过四个斜撑杆之间的空隙时,第一复位机构会被压缩,可轻松将线缆穿过该空隙,斜撑杆在复位机构的作用力下,斜撑杆远离承载环的端部与线缆抵接,通过斜撑杆端部的摩擦层增大与线缆的摩擦力。线缆本身在牵引车的牵引下,因为自重逐步变大导致拉力逐步增大,线缆对斜撑杆的作用力被分散到承载环,而斜撑杆因为与线缆的摩擦力,当拉力越大时,斜撑杆的端部则会持续向线缆挤压,斜撑杆对线缆的支撑力就会越强,避免线缆从夹持装置脱落。

15、(2):本装置实用性强,在远离所述牵引车的所述承载环上滑动设置有环形的撑开机构,便于将所有的斜撑杆快速撑开,将线缆从夹持装置上快速取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车(1),所述牵引车(1)包括车体(11),所述车体(11)的两侧设置有电推杆(12),所述电推杆(12)的端部设置有车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1)的尾端安装有夹持装置(2),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两个承载环(21),所述承载环(21)之间通过连接板(22)连接,远离所述车体(11)的所述承载环(21)上铰接有斜撑杆(23),所述承载环(21)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所述斜撑杆(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23)靠近所述承载环(2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复位机构(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机构(24)包括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复位机构(24)的两端分别与斜撑杆(23)和连接板(2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23)远离所述承载环(21)的一端铰接有夹持板(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5)的中部朝向所述连接板(2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复位机构(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机构(26)包括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复位机构(26)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25)铰接,所述第二复位机构(2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的内侧靠近所述牵引车(1)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23)远离所述承载环(21)的一端设置有与线缆相接触的棘状摩擦层,所述夹持板(25)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线缆相接触的波浪形摩擦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牵引车(1)的所述承载环(21)上滑动设置有环形的撑开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1)与所述夹持装置(2)通过螺纹连接,牵引车(1)前端设置有牵引环(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线缆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车,所述牵引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设置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端部设置有车轮,所述牵引车的尾端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远离所述车体的所述承载环上铰接有斜撑杆,所述承载环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所述斜撑杆。线缆本身在牵引车的牵引下,因为自重逐步变大导致拉力逐步增大,线缆对斜撑杆的作用力被分散到承载环,而斜撑杆因为与线缆的摩擦力,当拉力越大时,斜撑杆的端部则会持续向线缆挤压,斜撑杆对线缆的支撑力就会越强,避免线缆从夹持装置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王洪振,倪大全,马国庆,尉兆奇,辛文,胡秋红,孙娜,陈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瑞科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