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1279发布日期:2023-07-15 13:3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1、配电箱一般来说分为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与计量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一般是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2、配电箱使用之前需要组装使用,如公开号为(cn 214337250 u)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户外用配电箱,就公开了针对配电箱体快捷组装的技术,又比如公开号为(cn 213782630u)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就公开了针对电线组装的技术。

3、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均没有涉及到内部电闸组装,现有的组装方式依然是将电闸后壁的凹槽对接配电箱内壁的滑轨,但是配电箱是单一开口的箱体,需要安装者将手臂伸入箱内操作,箱内空间有箱壁限制视线,安装时很难将电闸后壁对位滑轨,且安装的电闸一般是成批次的排列,安装过程中很难确定电闸是否对接滑轨完成固定,而不是因为多个已安装的电闸夹紧将其锁定,具备一定的脱落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具备组装配电箱内的电闸时不会受视野和空间限制,组装电闸后可以快速检查是否固定在电箱内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和设置在配电箱前壁的合页门,所述配电箱前壁活动安装合页门,所述配电箱后壁开设通口,所述通口内侧安装组装板,所述组装板顶部安装卡环;

5、所述卡环契合开设于配电箱顶面后端的通孔,所述卡环顶面固定安装螺杆,所述螺杆外表面螺纹连接位于通孔上方的螺环,所述螺杆顶部固定安装握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装板位于配电箱内侧一面安装滑轨,所述滑轨由上而下排列连接于组装板,所述组装板底部活动安装转轴,所述转轴契合开设于配电箱内侧后端底面的卡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口开设于配电箱后壁且贯穿配电箱联通其内部,所述通口内侧中端活动安装组装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箱后方且位于组装板后壁螺栓连接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覆盖通口。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环固定安装于组装板顶面中心,所述卡环转动连接于通孔内侧,所述卡环顶面轴心固定连接螺杆底部且二者形成垂直状态,所述螺杆穿过通孔位于配电箱顶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环螺纹连接于螺杆顶部且位于握把下方,所述螺环直径大于通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具备以下

12、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握住握把转动螺杆,随着螺杆旋转带动底部的卡环转动,从而使得组装板一并转动,此时组装板前壁从配电箱内侧向外翻转露出滑轨,将需要安装的电闸从滑轨处滑接完成固定,由于组装板从配电箱内侧翻转到箱体外侧,此时安装人员不再受到配电箱内侧空间限定,可以多角度观察滑轨和电闸安装情况,达到了组装配电箱内的电闸时不会受视野和空间限制的优点。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组装板从配电箱内侧翻转到箱体外侧,此时安装人员不再受到配电箱内侧空间限定,可以多角度观察滑轨和电闸安装情况,且在安装完毕电闸后可以直接手动拉扯确定是否稳定安装,达到了组装电闸后可以快速检查是否固定在电箱内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1)和设置在配电箱(1)前壁的合页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前壁活动安装合页门(2),所述配电箱(1)后壁开设通口(3),所述通口(3)内侧安装组装板(4),所述组装板(4)顶部安装卡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板(4)位于配电箱(1)内侧一面安装滑轨(401),所述滑轨(401)由上而下排列连接于组装板(4),所述组装板(4)底部活动安装转轴(402),所述转轴(402)契合开设于配电箱(1)内侧后端底面的卡孔(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3)开设于配电箱(1)后壁且贯穿配电箱(1)联通其内部,所述通口(3)内侧中端活动安装组装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后方且位于组装板(4)后壁螺栓连接密封板(403),所述密封板(403)覆盖通口(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5)固定安装于组装板(4)顶面中心,所述卡环(5)转动连接于通孔(6)内侧,所述卡环(5)顶面轴心固定连接螺杆(7)底部且二者形成垂直状态,所述螺杆(7)穿过通孔(6)位于配电箱(1)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环(8)螺纹连接于螺杆(7)顶部且位于握把(9)下方,所述螺环(8)直径大于通孔(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和设置在配电箱前壁的合页门,所述配电箱前壁活动安装合页门,所述配电箱后壁开设通口,所述通口内侧安装组装板,所述组装板顶部安装卡环,所述卡环契合开设于配电箱顶面后端的通孔。本技术通过握住握把转动螺杆,随着螺杆旋转带动底部的卡环转动,从而使得组装板一并转动,此时组装板前壁从配电箱内侧向外翻转露出滑轨,将需要安装的电闸从滑轨处滑接完成固定,由于组装板从配电箱内侧翻转到箱体外侧,此时安装人员不再受到配电箱内侧空间限定,可以多角度观察滑轨和电闸安装情况,达到了组装配电箱内的电闸时不会受视野和空间限制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单文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智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