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4208发布日期:2023-08-06 00:4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储能柜大多数具有并离网切换功能,即当电网正常时,储能柜并网通过储能变流器实现电网与电池之间能量交互;当电网故障时,储能柜切换为离网模式,储能电池的直流电通过储能变流器转换为交流电为负载提供电能。

2、现有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在储能变流器内部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做了旁路设计,可以给一些重要负载提供比较可靠的供电,当电网正常时,电网通过储能变流器内部的电力电子器件与负载直接连接,此时电网给负载供电;当电网故障时,储能柜切换成离网模式,负载连接由电力电子器件切换至离网输出接口,此时负载由储能电池供电,但是,当储能变流器出现故障时,电网无法通过储能变流器向负载供电,同时,若对储能变流器进行维修,所需更换时间较长,严重影响重要负载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储能装置,以便通过电源切换模块及时的对供电电源进行切换,保证对交流负载的正常供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源接口、储能变流器、电源切换模块、储能模块以及负载接口;

4、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第一交流接口通过所述电源接口连接预设交流电源,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接口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第二交流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接口,所述负载接口用于连接交流负载。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以及联锁机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为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接口,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为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第二交流接口;

6、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的并联连接点为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负载接口;

7、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通过所述联锁机构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联动设置。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第二断路器;

9、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进线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为所述第二断路器的进线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出线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出线端;

10、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为机械操作机构,所述联锁机构包括:操作杆;

12、所述操作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之间。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遮挡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时,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均处于分闸状态。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遮挡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未遮挡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时,所述第一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所述第二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或者合闸状态。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杆的一端未遮挡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遮挡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时,所述第一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或者合闸状态,所述第二断路器为分闸状态。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为电动操作机构,所述联锁机构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17、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控制公共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的辅助端;

18、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控制公共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辅助端。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电源接口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第一交流接口连接。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装置为储能柜,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负载接口设置在所述储能柜的柜体的表面,所述储能变流器、所述电源切换模块、所述储能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

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源接口、储能变流器、电源切换模块、储能模块以及负载接口;储能变流器的第一交流接口通过电源接口连接预设交流电源,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接口连接储能模块;电源接口和储能变流器的第二交流接口分别连接电源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源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接口,负载接口用于连接交流负载。本申请的储能装置通过电源切换模块实现对交流负载供电过程中供电电源的快速切换,当预设交流电源出现故障时,电源切换模块可将供电电源切换为储能模块,当储能变流器出现故障时,电源切换模块将供电电源切换为预设交流电源,从而可以在保证对交流负载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对储能变流器进行维修,有效提高交流负载供电的可靠性,减小交流负载在储能装置出现故障时的停电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源接口、储能变流器、电源切换模块、储能模块以及负载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以及联锁机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为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接口,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为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第二交流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第二断路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为机械操作机构,所述联锁机构包括:操作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遮挡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时,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均处于分闸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遮挡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未遮挡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时,所述第一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所述第二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或者合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未遮挡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遮挡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时,所述第一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或者合闸状态,所述第二断路器为分闸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为电动操作机构,所述联锁机构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电源接口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第一交流接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为储能柜,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负载接口设置在所述储能柜的柜体的表面,所述储能变流器、所述电源切换模块、所述储能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储能装置包括:电源接口、储能变流器、电源切换模块、储能模块以及负载接口;储能变流器的第一交流接口通过电源接口连接预设交流电源,储能变流器的直流接口连接储能模块;电源接口和储能变流器的第二交流接口分别连接电源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源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接口,负载接口用于连接交流负载。本申请的储能装置通过电源切换模块实现对交流负载供电过程中供电电源的快速切换,从而可以保证对交流负载的正常供电,有效提高交流负载供电的可靠性,减小交流负载在储能装置出现故障时的停电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段立,赵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