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7847发布日期:2023-09-02 13:5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散热,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在太阳辐射时发电的同时,受到太阳能辐射部分转换成热量,自身也会产生热量,光伏组件的发电量与光伏组件的温度负相关。温度越高发电量越低,根据现有光伏组件温度系数,光伏组件每升高1℃,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降低0.35%左右。

2、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目前的冷却技术有风冷和水冷是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其他冷却技术如浸入式冷却技术、重力热管冷却技术、微通道冷却技术在上述光伏组件中也有应用。

3、空气冷却是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的方式,利用空气带走积累在光伏组件上的热量。如果使用自然通风冷却,目前最广泛的是在光伏组件背面装有高导热系数的金属冷却板作为一个散热器,利用空气自然对流,光伏组件热量转移到金属板上,通过自然风的对流散热。该方法结构简单,无能耗,可靠性高,但在高温低风速条件下,金属冷却板的散热性能会大大降低。如果采用强制风冷,则需要在光伏组件的背面安装风扇驱动空气对组件进行通风散热,起到散热效果,但是使用需要用电,额外的功率损失。水冷方式效果比用自然通风的方法要好,水导热系数高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介质采取组件余热冷却方式。因为水(和其他)高导热液体工质导热性能比空气好,在相同的传热面积,水冷效果比空气冷却散热效果,和液体工质热吸收的细胞可以作为低温热源。一个典型的水冷却系统由换热器、水箱、水泵、一些连接阀门等部件组成。

4、虽然水冷却比气冷组件在散热效果和余热利用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水泵的使用需要用电,会造成额外的功率损失。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低能耗新型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采用冷却水或冷媒介质自然循环冷却,无需人为干预,没有额外功率损失,降低能源浪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散热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光伏组件主体背面的导热板和冷却器,导热板和冷却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连通,第一导管用于将冷却器中存储的冷却媒介输入导热板,导热板内的冷却媒介吸收光伏组件主体的热量后,第二导管将吸收光伏组件主体热量后的冷却媒介输入到冷却器中。

4、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光伏组件主体与导热板之间的导热层。

5、其中,导热层为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

6、其中,冷却媒介为液态冷却媒介或气体冷却媒介。

7、其中,导热板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接线盒预留区域以及阵列排布的导热体,在相邻导热体之间形成用于供冷却媒介流通的通道,通道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

8、其中,导热体的形状为圆形、长方形、六边形或三角形。

9、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导热板与冷却器的空腔结构。

10、其中,冷却器为横向环形弯折冷却管或纵向环形弯折冷却管。

11、其中,冷却器为环形弯折冷却器,横向环形弯折冷却器的延伸方向为斜向下,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第一导管的输出端设置在光伏组件主体的低端且与导热板的进口端连接,第二导管的输出端设置在光伏组件主体的高端且与导热板的出口端连接。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主体以及设置在光伏组件主体背面如上述散热系统。

13、相比于现有技术介绍内容,上述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4、所述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通过设置导热板和冷却器,导热板通过第一导管输入冷却器的存储的冷却媒介,并在将光伏组件主体的热量吸收后,导热板内水或冷媒介质温度与冷却器内水或冷媒介质温度不均,产生密度梯度,通过第二导管将加热后的冷却媒介传输到冷却器自然冷却,散热系统安装简便、绿色环保、成本底,可以自然循环,采用冷却水或冷媒介质自然循环冷却,无需人为干预,没有额外功率损失,降低能源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光伏组件主体背面的导热板和冷却器,所述导热板和所述冷却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第一导管用于将所述冷却器中存储的冷却媒介输入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的所述冷却媒介吸收所述光伏组件主体的热量后,所述第二导管将吸收所述光伏组件主体热量后的所述冷却媒介输入到所述冷却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主体与所述导热板之间的导热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媒介为液态冷却媒介或气体冷却媒介。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接线盒预留区域以及阵列排布的导热体,在相邻所述导热体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冷却媒介流通的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的形状为圆形、长方形、六边形或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冷却器的空腔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横向环形弯折冷却管或纵向环形弯折冷却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横向环形弯折冷却器,所述横向环形弯折冷却器的延伸方向为斜向下,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所述第一导管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主体的低端且与所述导热板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主体的高端且与所述导热板的出口端连接。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主体背面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散热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光伏组件主体背面的导热板和冷却器,导热板和冷却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连通,第一导管用于将冷却器中存储的冷却媒介输入导热板,导热板内的冷却媒介吸收光伏组件主体的热量后,第二导管将吸收光伏组件主体热量后的冷却媒介输入到冷却器中。通过设置导热板和冷却器,导热板通过第一导管输入冷却器的存储的冷却媒介,并在将光伏组件主体的热量吸收后,通过第二导管将加热后的冷却媒介传输到冷却器自然冷却,散热系统安装简便、绿色环保、成本低,可以自然循环,采用冷却水或冷媒介质自然循环冷却,无需人为干预,没有额外功率损失,降低能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关文静,何晨旭,范晨潇,陈喜平,石欣萍,徐伟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