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2900发布日期:2023-11-30 03:5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束剥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授权公开号为cn218513988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该公开专利通过第一推进器以及夹持板,能对线束本体进行夹持,通过设有的第二推进器,能带动线束本体进行移动,使线束本体的前端能自动进入到导向环的内部,并且能自动剥开,不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开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3、1、该对比专利通过第二推进器带动线束本体移动时,会因线束本体呈软性,导致推进时线束本体易出现弯折的现象,从而存在无法进入导向环内进行自动剥开;

4、2、该对比专利中夹持板、限位环以及导向环虽为可拆卸结构,降低了本结构在使用时的局限性,但是面对多种不同尺寸的线束本体时,需要定做多种尺寸的导向环,增加一定的成本,因此有待改进。

5、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包括:

4、底板;

5、第一凹槽座,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凹槽座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

6、第二凹槽座,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双向丝杆,第一双向丝杆的正反螺纹段上分别连接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梯形口,梯形口的内侧设置有刀片,且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

7、两个立板,靠近于所述第二凹槽座的一侧,并设于第一凹槽座和第二凹槽座之间,且每一个所述立板上分别开设有导向口及连通于导向口的调节口,调节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双向丝杆,第二双向丝杆的正反螺纹段上分别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设于导向口内侧的轴承座,且轴承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轴承座并连接有输送轮;

8、第三电机,安装在所述立板上,并用于驱使第二双向丝杆的转动;

9、调节组件,用于驱使两个所述立板的相对移动。

10、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上导轨以及连接在立板上的气缸,所述立板滑动设置在导轨上。

11、优选的,所述梯形口的内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刀座,所述刀片设置在刀座上。

12、优选的,所述夹持块的表面开设有相通于定位槽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紧固栓,所述刀座通过紧固栓固定在定位槽内。

13、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凹槽座内的第三双向丝杆,所述第三双向丝杆的正反螺纹段上分别连接有辅助块,两个所述辅助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v型槽,且所述第三双向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第四电机。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气缸带动立板的工作,使得在配合第三电机带动第二双向丝杆的转动,可促使四个输送轮以线束本体的圆心集中靠拢,利于在其转动时对不同尺寸的线束本体进行输送,而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双向丝杆的转动,使得两个夹持块可将线束本体一端夹持,因此连接于输送轮的第二电机工作时,输送轮可将线束本体逐渐输送至两个夹持块之间,利于其内侧的刀片对线束本体进行自动剥开,以此四个输送轮的转动输送,避免了线束本体呈软性,导致推进时出现弯折的现象,从而利于线束的剥皮;而两个夹持块和四个输送轮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调节下,便于针对不同尺寸的线束本体进行输送剥皮,具备一定的适用性,缩减一定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导轨(17)以及连接在立板(8)上的气缸(18),所述立板(8)滑动设置在导轨(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口的内侧开设有定位槽(19),所述定位槽(19)的内部设置有刀座(20),所述刀片(6)设置在刀座(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5)的表面开设有相通于定位槽(19)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紧固栓(21),所述刀座(20)通过紧固栓(21)固定在定位槽(1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凹槽座(2)内的第三双向丝杆(22),所述第三双向丝杆(22)的正反螺纹段上分别连接有辅助块(23),两个所述辅助块(23)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v型槽(24),且所述第三双向丝杆(22)的一端连接有第四电机(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线束剥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线束剥皮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凹槽座,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第一凹槽座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第二凹槽座,设于第一凹槽座的一侧,第二凹槽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双向丝杆,第一双向丝杆的正反螺纹段上分别连接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梯形口,梯形口的内侧设置有刀片,且第一双向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本技术通过四个输送轮的转动输送,避免了线束本体呈软性,导致推进时出现弯折的现象,从而利于线束的剥皮;而两个夹持块和四个输送轮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调节下,便于针对不同尺寸的线束本体进行输送剥皮,具备一定的适用性,缩减一定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吴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昌金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