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9832发布日期:2023-09-24 07:1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储能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电站。


背景技术:

1、随着用电负荷(包括生产用电负荷和生活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并且用电负荷的波动性不断增大,给电网带来巨大的负荷压力。目前,在电网中承担调峰任务的主要有煤电站、油电站、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池组储能电站在当下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领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电池储能电站是通过电化学电池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2、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电池组储能电站主要采用平铺式,即将储能电站中所有设备平铺在地面地基上,占用面积大,成本高,设备之间线缆长,人员运维时间长,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现有的储能电站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储能电站占用面积,缩减设备间距,减少线损,减少人员运维时长和运维工作量,降低成本,提高储能电站安全性的储能电站。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站,包括:

3、支架组件,支架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位于第一支撑平台上方;

4、储能装置,储能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储能组件和第二储能组件;第一储能组件包括站用变集装箱、若干个第一储能集装箱和若干个第一储能变流器;站用变集装箱、各第一储能集装箱和各第一储能变流器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上;各第一储能集装箱与各第一储能变流器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储能变流器分别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第二储能组件包括综控集装箱、若干个第二储能集装箱和若干个第二储能变流器;综控集装箱、各第二储能集装箱和各第二储能变流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各第二储能集装箱与各第二储能变流器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二储能变流器分别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综控集装箱连接站用变集装箱;

5、变压输出装置,变压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变压器和输出设备,第一变压器和输出设备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第一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连接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连接外电网。

6、可选的,相邻第一储能集装箱之间设置有第一防火墙;和/或

7、相邻第二储能集装箱之间设置有第二防火墙。

8、可选的,站用变集装箱包括第二变压器、第一配电装置、第一消防设备、第一照明设备和第一开关装置;

9、第二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变压输出装置,第二变压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配电装置;第一消防设备、第一照明设备和第一开关装置分别连接第一配电装置。

10、可选的,综控集装箱包括控制器、第二配电装置、第二消防设备、第二照明设备和第二开关装置;

11、控制器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第二消防设备、第二照明设备和第二开关装置分别连接第二配电装置。

12、可选的,储能电站还包括gis设备,gis设备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gis设备连接综控集装箱。

13、可选的,储能电站还包括无功补偿装置和中性点接地装置;无功补偿装置和中性点接地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无功补偿装置和中性点接地装置分别连接变压输出装置。

14、可选的,第一支撑平台设置有第三配电装置、第三消防设备和第三照明设备;

15、第三配电装置连接综控集装箱;第三消防设备和第三照明设备分别连接第三配电装置。

16、可选的,第二支撑平台设置有第四配电装置、第四消防设备和第四照明设备;

17、第四配电装置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第四消防设备和第四照明设备分别连接第四配电装置。

18、可选的,储能电站还包括隔离围墙,支架组件、储能装置和变压输出装置设置在隔离围墙内。

19、可选的,第一变压器为110kv变压器。

20、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1、上述的储能电站中,包括支架组件、储能装置和变压输出装置;支架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位于第一支撑平台上方;储能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储能组件和第二储能组件;第一储能组件包括站用变集装箱、若干个第一储能集装箱和若干个第一储能变流器;站用变集装箱、各第一储能集装箱和各第一储能变流器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上;各第一储能集装箱与各第一储能变流器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储能变流器分别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第二储能组件包括综控集装箱、若干个第二储能集装箱和若干个第二储能变流器;综控集装箱、各第二储能集装箱和各第二储能变流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各第二储能集装箱与各第二储能变流器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二储能变流器分别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综控集装箱连接站用变集装箱;变压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变压器和输出设备,第一变压器和输出设备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第一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连接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连接外电网,实现储能、配电和供电。本申请通过采用至少2层的支撑平台,对储能装置和变压输出装置进行布设,进而能够减少储能电站面积、减少土地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缩减了设备间距,减少线缆和线槽长度,减少线损,降低成本,减少运维时长和运维工作量,提高了储能电站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储能集装箱之间设置有第一防火墙;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用变集装箱包括第二变压器、第一配电装置、第一消防设备、第一照明设备和第一开关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控集装箱包括控制器、第二配电装置、第二消防设备、第二照明设备和第二开关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is设备,所述gis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gis设备连接所述综控集装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功补偿装置和中性点接地装置;所述无功补偿装置和所述中性点接地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无功补偿装置和所述中性点接地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变压输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设置有第三配电装置、第三消防设备和第三照明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设置有第四配电装置、第四消防设备和第四照明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围墙,所述支架组件、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变压输出装置设置在隔离围墙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为110kv变压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电站,第二支撑平台位于第一支撑平台上方;站用变集装箱、各第一储能集装箱和各第一储能变流器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上;各第一储能变流器分别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综控集装箱、各第二储能集装箱和各第二储能变流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各第二储能变流器分别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综控集装箱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第一变压器和输出设备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第一变压器的第一端连接站用变集装箱,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端连接输出设备,实现储能、配电和供电,能够减少储能电站面积、减少土地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缩减设备间距,减少线缆和线槽长度,减少线损,降低成本,减少运维时长和运维工作量,提高了储能电站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刘智亮,蒙玉宝,陈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