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金具及复合横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5122发布日期:2023-10-14 10:0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金具及复合横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电绝缘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金具及复合横担。


背景技术:

1、在输电线路中,复合横担的高压端连接金具通常结构较复杂,重量也较重,其重量在整相复合横担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成本占整相复合横担成本至少大于10%,降低了其对比于传统方案的经济性优势,同时也因其质量过重,给施工安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高压端连接金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金具及横担,以解决现有连接金具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安装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连接金具,包括:连接柱,连接柱为柱状体;两个第一连接件,分别与连接柱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挂线连接件,挂线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柱上,且沿连接柱的外周面延伸而呈半包围结构。上述连接金具设置连接柱用于支撑第一连接件和挂线连接件,使连接金具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3、优选地,连接金具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连接柱上,位于与挂线连接件相对的一侧。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连接柱的外周面抵接,第二连接件可用于连接斜拉绝缘子。

4、优选地,连接柱为空心柱状体。空心结构进一步节省材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5、优选地,第一连接件为环形板件,第一连接件沿连接柱的径向自连接柱端部的外壁向外延伸。

6、优选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用于连接支柱绝缘子。

7、优选地,第二连接件沿连接柱的外周面延伸而呈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强度,以及整体提供连接金具的机械强度。

8、优选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件沿连接柱的轴向间隔设置。便于斜拉绝缘子的安装。

9、优选地,两个第一连接件远离连接柱一侧的端面之间相互平行。

10、优选地,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60°。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横担,包括绝缘子和连接金具,连接金具采用上述任一项连接金具。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设置连接柱、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相互连接固定,形成连接金具,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支柱绝缘子,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斜拉绝缘子,同时设置挂线连接件用于挂接输电导线。相比传统的金具,一方面,该连接金具的结构大大简化,降低了加工难度;其次,该连接金具的重量小,体积小,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另一方面,该横担金具与绝缘子连接方式简单,在复合横担安装时也较为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金具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位于与所述挂线连接件相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空心柱状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环形板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自所述连接柱端部的外壁向外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用于连接支柱绝缘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连接柱的外周面延伸而呈半包围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连接柱的轴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连接柱一侧的端面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60°。

10.一种复合横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金具,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金具上的绝缘子。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接金具,包括连接柱、两个第一连接件和挂线连接件。连接柱为柱状体,两个第一连接件分别与连接柱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挂线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柱上,且沿连接柱的外周面延伸而呈半包围结构。本技术公开的连接金具结构上更加轻质高强,制造成本低,安装便捷。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复合横担,包括上述连接金具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金具上的绝缘子。

技术研发人员:顾亚楠,高凯文,康胜男,黄清,易朱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