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6441发布日期:2023-11-06 21:2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压转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1、叉车作为机械化搬运的重要工具是企业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仓库、配送中心、港口、车站、机场等场所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企业物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叉车应用的普及,叉车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叉车的供电系统一般是在12v-80v之间不等,如果需要某个功耗较大控制终端能适应多种车型,那就需要控制终端既要能匹配宽电压电源输入要求,又要能有较高的电源转换效率,才能达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要求。一般的宽电压dc-dc转换电路如果输出功耗较大时,如果电源电压由80v转换成低压10v时,电源转换效率就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通过单片机检测到输入电压高低不同时控制输出相应的电压,从而提高了电源使用转换率,进一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包括用于输入电源滤波的电源输入单元、用于将输入的高压电源变换成所需的低压电源的降压控制单元、用于监测输出恒定的电压和电流以及自动切换输出电压大小的反馈控制单元和用于输出稳定工作电压的输出稳压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所述降压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稳压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

3、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包括电容ce1和电容c1,所述电容ce1和所述电容c1并联构成所述电源输入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一侧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另一侧接地。

4、优选地,所述降压控制单元包括oc5806l芯片、电阻rcs1、电阻r1、电容c2、电容c3和稳压管zd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经过滤波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dd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2和稳压管zd1并联构成第一电路,所述第一电路靠近所述稳压管zd1负极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dd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cc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cs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send引脚和vsen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cs1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

5、优选地,所述反馈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1、稳压管z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双通道光耦u2和单片机gpio_05,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通过所述稳压管zd1与电感l1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fb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fb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fb2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fb2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光耦u2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单片机gpio_05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2的第一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到电源vcc_3v3,所述光耦u2的第三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到电源vcc_3v3,所述光耦u2的第五引脚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2的第六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8连接到所述oc5806l芯片的fb2引脚,所述光耦u2的第七引脚连接到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2的第八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到所述oc5806l芯片的fb1引脚。

6、优选地,所述输出稳压单元包括二极管d2、电感l1、电容ce2、电容c4和电阻r10,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send引脚和vsen引脚连接,所述电感l1一端通过电阻rcs1分别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send引脚和vsen引脚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所述电容ce2、电容c4和电阻r10并联构成第二电路,所述第二电路的一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7、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低待机功耗、高效率、低纹波、优异的母线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等特性,当开关稳压电源输入的电压在8-120v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从5v到30v可调,都能达到很好的输出稳压效果,支持大电流输出,输出电流可高达1.8a以上,并且可以通过单片机检测到输入电压高低不同时控制输出相应的电压,从而提高了电源使用转换率,进一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入电源滤波的电源输入单元、用于将输入的高压电源变换成所需的低压电源的降压控制单元、用于监测输出恒定的电压和电流以及自动切换输出电压大小的反馈控制单元和用于输出稳定工作电压的输出稳压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所述降压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稳压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包括电容ce1和电容c1,所述电容ce1和所述电容c1并联构成所述电源输入单元,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一侧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另一侧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控制单元包括oc5806l芯片、电阻rcs1、电阻r1、电容c2、电容c3和稳压管zd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经过滤波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dd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2和稳压管zd1并联构成第一电路,所述第一电路靠近所述稳压管zd1负极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dd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cc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cs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send引脚和vsen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cs1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1、稳压管z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双通道光耦u2和单片机gpio_05,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通过所述稳压管zd1与电感l1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fb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fb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fb2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fb2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光耦u2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单片机gpio_05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2的第一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到电源vcc_3v3,所述光耦u2的第三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到电源vcc_3v3,所述光耦u2的第五引脚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2的第六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8连接到所述oc5806l芯片的fb2引脚,所述光耦u2的第七引脚连接到所述oc5806l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2的第八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到所述oc5806l芯片的fb1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稳压单元包括二极管d2、电感l1、电容ce2、电容c4和电阻r10,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send引脚和vsen引脚连接,所述电感l1一端通过电阻rcs1分别与所述oc5806l芯片的vsend引脚和vsen引脚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所述电容ce2、电容c4和电阻r10并联构成第二电路,所述第二电路的一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出电压自动切换电路,包括用于输入电源滤波的电源输入单元、用于将输入的高压电源变换成所需的低压电源的降压控制单元、用于监测输出恒定的电压和电流以及自动切换输出电压大小的反馈控制单元和用于输出稳定工作电压的输出稳压单元,电源输入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降压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降压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与反馈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反馈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与输出稳压单元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本技术具有低待机功耗、高效率、低纹波、优异的母线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等特性,当开关稳压电源输入的电压在8‑120V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从5V到30V可调。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郑二勇,斯聪兰,童年春,冯军军,罗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