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3070发布日期:2023-12-21 12:2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柔性光伏,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支撑太阳能面板(也称光伏组件)的支架。目前,市场上采用较多的光伏组件支架系统为固定支架系统,其具有的显著特点包括:用钢量多,同光性能相对较弱,结构部件数量多等。

2、柔性光伏支架方案是将刚性的檩条改为钢绞线的方式,形成柔性的索结构,将光伏组件直接安装于两条组件安装索上。且两条组件安装索位于不同平面,分别称为上索和下索,使光伏组件在安装后形成一定的倾角,以更好地接收太阳光照。由于柔性支架是采用两固定点之间张拉预应力索的方式,两固定点采用钢性基础提供反作用力,因此可实现较大跨度安装。这种设计可以规避山地起伏、植被较高等不利的地理因素,拓宽了光伏系统的安装范围。同时,柔性支架相对于刚性支架的安装成本更低。现有的典型索桁架柔性光伏支架方案参考专利cn209709990u。

3、现有的柔性光伏每排光伏组件之间会有一定间距,不仅是为了避免光照阴影对光伏组件的遮挡,同时也能满足光伏电站的复合利用,如光伏+养鱼、光伏+种植等。但是这样柔性光伏用于停车场时,就显得间距过大、空间利用率低了,同时也使得光伏电站的成本更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缩小柔性光伏支架组件间的间距、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的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至少两列纵向设置的立柱,同一列立柱中相邻立柱之间连接纵梁;还包括横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平行设置的组件安装索组,所述组件安装索组位于两列立柱之间;每组所述组件安装索组包括四根平行设置的组件安装索,组件安装索的端部连接纵梁,组件安装索组内包括两根上索和两根下索,沿着纵梁的方向,组件安装索按下索-上索-上索-下索的顺序排列;还包括承重索,所述承重索与所述组件安装索平行设置,所述承重索两端连接所述纵梁,与组件安装索按下索-上索-承重索-上索-下索的顺序排列;在纵向方向上,组件安装索组内的四根组件安装索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承重索,相邻的组件安装索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构成对称索桁架结构。

4、进一步地,在垂直于组件安装索的方向上,相邻两个对称索桁架结构之间,采用稳定杆连接,形成索桁架系统。

5、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包括:相邻的承重索之间连接的纵向长拉杆,和一个对称索桁架结构的下索与另一对称索桁架结构的承重索之间连接的斜向拉杆。

6、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还包括相邻的下索之间连接的纵向短拉杆。

7、进一步地,每组对称索桁架结构的下索分别与另一对称索桁架结构的承重索之间连接斜向拉杆,两根斜向拉杆形成交叉结构。

8、进一步地,相邻两列立柱之间,所述索桁架系统沿两列立柱的中线对称排列,并至少设置纵向分布的3组索桁架系统。

9、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索桁架系统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10、进一步地,相邻两列立柱之间在纵向设置4组索桁架系统。

11、进一步地,所述纵梁连接有局部支撑梁,所述局部支撑梁包括纵梁上方的上局部支撑梁或/和纵梁下方的下局部支撑梁;所述上索连接上局部支撑梁,所述下索连接下局部支撑梁。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为刚性连接杆,所述组件安装索和所述承重索为钢绞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通过设置组件安装索组,解决现有的柔性光伏支架组件间间距较大的问题,极大地利用空间,节约了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15、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通过在组件安装索组内形成对称索桁架结构,在相邻的组件安装索组之间连接稳定杆形成索桁架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光伏系统在跨度增大时产生的阵列平面挠度过大、抗风能力差的问题,而且还增强了抗涡振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光伏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至少两列纵向设置的立柱(1),同一列立柱中相邻立柱之间连接纵梁(2);还包括横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光伏组件(3)的平行设置的组件安装索组,所述组件安装索组位于两列立柱(1)之间;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组件安装索组包括四根平行设置的组件安装索,组件安装索的端部连接纵梁(2),组件安装索组内包括两根上索(41)和两根下索(42),沿着纵梁(2)的方向,组件安装索按下索(42)-上索(41)-上索(41)-下索(42)的顺序排列;还包括承重索(6),所述承重索(6)与所述组件安装索平行设置,所述承重索(6)两端连接所述纵梁(2),与组件安装索按下索(42)-上索(41)-承重索(6)-上索(41)-下索(42)的顺序排列;在纵向方向上,组件安装索组内的四根组件安装索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7)连接承重索(6),相邻的组件安装索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构成对称索桁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组件安装索的方向上,相邻两个对称索桁架结构之间,采用稳定杆(8)连接,形成索桁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8)包括:相邻的承重索(6)之间连接的纵向长拉杆(81),和至少一个对称索桁架结构的下索(42)与另一对称索桁架结构的承重索(6)之间连接的斜向拉杆(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8)还包括相邻的下索(42)之间连接的纵向短拉杆(83)。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对称索桁架结构的下索(42)分别与另一对称索桁架结构的承重索(6)之间连接斜向拉杆(82),两根斜向拉杆(82)形成交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列立柱(1)之间,所述索桁架系统沿两列立柱(1)的中线对称排列,并至少设置纵向分布的3组索桁架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索桁架系统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列立柱(1)之间在纵向设置4组索桁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连接有局部支撑梁(5),所述局部支撑梁(5)包括纵梁(2)上方的上局部支撑梁(51)或/和纵梁(2)下方的下局部支撑梁(52);所述上索(41)连接上局部支撑梁(51),所述下索(42)连接下局部支撑梁(5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10)为刚性连接杆,所述组件安装索和所述承重索(6)为钢绞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至少两列纵向设置的立柱,同一列立柱之间连接纵梁;还包括横向设置的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组件安装索组;每组组件安装索组内包括两根上索和两根下索,沿着纵梁的方向,组件安装索按下索‑上索‑上索‑下索的顺序排列;还包括与组件安装索平行设置的承重索,承重索与组件安装索按下索‑上索‑承重索‑上索‑下索的顺序排列;在纵向方向上,组件安装索组内的四根组件安装索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承重索,相邻的组件安装索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构成对称索桁架结构。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柔性光伏支架组件间间距较大的问题,极大地利用空间,节约了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平,张霞,麦馨月,廖然,翁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威新能源工程设计四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