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0107发布日期:2023-11-17 17: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是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电机在工作时,会有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现有的电机外壳都相应地设有散热孔。然而,该散热孔设计不够合理致使电机不能实现高效散热的目的,这样的设计不利于电机内部零部件及时有效散热,且如果散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造成整个电机内部某些元器件因温度过高,导致其损坏及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最终降低了电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致使电机维护成本较高,并影响市场的竞争力。

2、为此,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通过将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能够增大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进风量,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确保电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降低电机维护成本。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包括电机轴1,所述电机轴1上相对固定地连接有定子组件2,所述电机轴1上还可转动地设有转子组件3,所述转子组件3包括电机壳体31,所述电机壳体31包括可转动地设在电机轴1上的上壳体311和下壳体312,所述下壳体312位于上壳体311下侧;所述电机壳体31上设有散热组件4,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设在上壳体311上的上进风孔一41,所述上壳体311上且位于上进风孔一41边缘处设有向外伸出上壳体311外表面的上挡风板42,所述上挡风板42与上壳体311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与上进风孔一41连通的上进风孔二43,所述上进风孔二43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和/或所述散热组件4还包括设在下壳体312上的下进风孔一44,所述下壳体312上且位于下进风孔一44边缘处设有向外伸出下壳体312外表面的下挡风板45,所述下挡风板45与下壳体312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与下进风孔一44连通的下进风孔二46,所述下进风孔二46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

4、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上挡风板42朝电机正向旋转方向倾斜,所述上进风孔二43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正向旋转方向相切;所述下挡风板45朝电机反向旋转方向倾斜,所述下进风孔二46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反向旋转方向相切。

5、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上进风孔二43和下进风孔二46的数量为奇数。

6、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上挡风板42和下挡风板45为呈倾斜设置的弧形状。

7、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转子组件3还包括隔磁环32和永磁环33,所述隔磁环32相对固定地与电机壳体31连接,所述永磁环33相对固定地设在隔磁环32内侧壁上,所述隔磁环32外侧壁与电机壳体31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减小隔磁环32外侧壁与电机壳体31内侧壁接触面积的隔磁空间5。

8、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隔磁空间5为一呈环形设置的凹槽。

9、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呈环形设置的凹槽设在所述隔磁环32外侧壁上。

10、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转子组件3还包括隔磁环32和永磁环33,所述隔磁环32相对固定地与电机壳体31连接,所述永磁环33相对固定地设在隔磁环32内侧壁上;所述上壳体311与隔磁环32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结构6,所述下壳体312与隔磁环32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结构7。

11、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上连接结构6包括设在上壳体311上的上安装孔61和设在隔磁环32上且用于与上安装孔61对齐连接的上连接孔62,所述上安装孔61与上连接孔62之间穿设有用于将上壳体311相对隔磁环32固定连接的上连接件63。

12、如上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所述隔磁环32包括隔磁本体321,所述隔磁本体321上设有能与电机壳体31内底壁连接配合的连接凸边322,所述连接凸边322外边缘设有能与电机壳体31周壁连接配合的连接侧边323。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使得电机旋转时产生的气流方向与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的方向一致,此刻电机旋转对气流的阻力最小,则能够增大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进风量,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确保电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降低电机维护成本;另外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也可以避免气流出现回流现象,提高气流的稳定性和流动效率。

15、2、为了使得电机无论是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散热组件能够实现强制通风散热的效果,所述上挡风板朝电机正向旋转方向倾斜,所述上进风孔二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正向旋转方向相切;所述下挡风板朝电机反向旋转方向倾斜,所述下进风孔二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反向旋转方向相切。

16、3、为了更好阻挡气流以提高气流进入电机壳体内腔的效率,所述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为呈倾斜设置的弧形状。

17、4、所述隔磁环外侧壁与电机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减小隔磁环外侧壁与电机壳体内侧壁接触面积的隔磁空间,即能够减小隔磁环外侧壁与电机壳体内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隔磁环与电机壳体之间的传递介质,进而减少漏磁,以确保定子与转子具有合适的磁通密度,从而确保电机工作效率,保证电机工作稳定可靠。

18、5、所述上壳体与隔磁环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结构,所述下壳体与隔磁环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结构,能够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相对隔磁环固定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长条螺栓以同时穿设上壳体和下壳体而将二者固定连接、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定的特点,同时能够使电机整体重量较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轴(1),所述电机轴(1)上相对固定地连接有定子组件(2),所述电机轴(1)上还可转动地设有转子组件(3),所述转子组件(3)包括电机壳体(31),所述电机壳体(31)包括可转动地设在电机轴(1)上的上壳体(311)和下壳体(312),所述下壳体(312)位于上壳体(311)下侧;所述电机壳体(31)上设有散热组件(4),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设在上壳体(311)上的上进风孔一(41),所述上壳体(311)上且位于上进风孔一(41)边缘处设有向外伸出上壳体(311)外表面的上挡风板(42),所述上挡风板(42)与上壳体(311)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与上进风孔一(41)连通的上进风孔二(43),所述上进风孔二(43)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和/或所述散热组件(4)还包括设在下壳体(312)上的下进风孔一(44),所述下壳体(312)上且位于下进风孔一(44)边缘处设有向外伸出下壳体(312)外表面的下挡风板(45),所述下挡风板(45)与下壳体(312)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与下进风孔一(44)连通的下进风孔二(46),所述下进风孔二(46)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风板(42)朝电机正向旋转方向倾斜,所述上进风孔二(43)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正向旋转方向相切;所述下挡风板(45)朝电机反向旋转方向倾斜,所述下进风孔二(46)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反向旋转方向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孔二(43)和下进风孔二(46)的数量为奇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风板(42)和下挡风板(45)为呈倾斜设置的弧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3)还包括隔磁环(32)和永磁环(33),所述隔磁环(32)相对固定地与电机壳体(31)连接,所述永磁环(33)相对固定地设在隔磁环(32)内侧壁上,所述隔磁环(32)外侧壁与电机壳体(31)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减小隔磁环(32)外侧壁与电机壳体(31)内侧壁接触面积的隔磁空间(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空间(5)为一呈环形设置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环形设置的凹槽设在所述隔磁环(32)外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3)还包括隔磁环(32)和永磁环(33),所述隔磁环(32)相对固定地与电机壳体(31)连接,所述永磁环(33)相对固定地设在隔磁环(32)内侧壁上;所述上壳体(311)与隔磁环(32)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结构(6),所述下壳体(312)与隔磁环(32)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相对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结构(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结构(6)包括设在上壳体(311)上的上安装孔(61)和设在隔磁环(32)上且用于与上安装孔(61)对齐连接的上连接孔(62),所述上安装孔(61)与上连接孔(62)之间穿设有用于将上壳体(311)相对隔磁环(32)固定连接的上连接件(6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环(32)包括隔磁本体(321),所述隔磁本体(321)上设有能与电机壳体(31)内底壁连接配合的连接凸边(322),所述连接凸边(322)外边缘设有能与电机壳体(31)周壁连接配合的连接侧边(3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吊扇用外转子电机,该通过将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使得电机旋转时产生的气流方向与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的方向一致,此刻电机旋转对气流的阻力最小,则能够增大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进风量,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确保电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降低电机维护成本;另外上进风孔二和下进风孔二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切,也可以避免气流出现回流现象,提高气流的稳定性和流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齐荣,匡九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盛世机电制品(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