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构件、组合式边框以及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3126发布日期:2023-12-07 03:4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增强构件、组合式边框以及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构件、组合式边框以及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例如建筑物屋顶、地面或水上的光伏支架、装设于光伏支架上的边框以及连接于边框上的至少一个光伏组件。其中,光伏组件(又称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用电设备供电或者向电网输送电能,以满足用电需要。

2、相关技术中,边框因成型工艺限制,通常采用等截面设计,使边框强度和边框线密度(也即单位长度的质量大小)之间达到平衡和最优化。然而,采用等截面设计的边框型材,仅在安装位置和边框中间弯矩较大的地方材料利用率较高,其余位置边框材料严重浪费,尤其是因材料强度不够及应力集中容易导致撕裂失效风险,使得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增强构件、组合式边框以及光伏发电装置,它能够减小撕裂失效风险,提高使用寿命。

2、一种增强构件,所述增强构件安装于主体边框上,且强度大于所述主体边框的强度,所述增强构件包括:

3、增强件;及

4、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为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增强件的纵长方向s依次间隔地连接于所述增强件上,所述连接座设有与所述主体边框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5、其中,所述连接座在借由所述滑动部相对所述主体边框滑动至目标位置时,用于与所述主体边框固定连接。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强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边框与光伏支架之间,且所述增强件设有用于与所述光伏支架相连的安装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设为两个并沿所述纵长方向s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安装部的距离相同;或者,所述连接座设为至少三个,并沿所述纵长方向s依次间隔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增强件相互焊接固定、卡接固定、粘接固定或者采用第一紧固件连接固定。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增强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增强件。

10、一种组合式边框,所述组合式边框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增强构件,还包括主体边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主体边框固定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边框的侧面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导槽,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槽相应设置并滑动配合;和/或,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槽的壁体焊接固定或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槽设为一个并位于所述主体边框的其中一侧,或者,所述导槽为两个并分别布置于所述主体边框的相对两侧;和/或,所述滑动部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导槽的壁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位置相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槽的壁体连接固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第一镂空孔;和/或,所述滑动部上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第二镂空孔;和/或,所述主体边框上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第三镂空孔;和/或,所述导槽的槽口边沿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相互抵接配合,以限制所述滑动部经所述槽口脱离出所述导槽;和/或,所述主体边框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装设光伏组件。

14、一种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所述的组合式边框,还包括光伏支架,所述组合式边框连接于所述光伏支架上。

15、上述的增强构件、组合式边框以及光伏发电装置,装设于主体边框危险截面部位,该危险截面部位的应力集中容易撕裂,具体例如在光伏支架上的安装位置处或者主体边框框边的中间位置,使得主体边框的约束位置的弯矩减小,缓解约束位置因应力集中导致的边框撕裂失效。此外,由于连接座设有与主体边框滑动配合的滑动部,组装时使连接座和/或主体边框沿纵长方向s滑动,待增强构件的位置调整准确后,也即例如移动至危险截面部位,使连接座与主体边框连接固定,组装操作方便可靠,并使得力学性能相对最优,这样主体边框的力学性能和材料利用率能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另外,由于主体边框危险截面的部位通过增强构件得到补强后,可以相对减小主体边框的线密度以提供较大的降本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强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构件(10)安装于主体边框(20)上,且强度大于所述主体边框(20)的强度,所述增强构件(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构件(10)连接于所述主体边框(20)与光伏支架(30)之间,且所述增强件(11)设有用于与所述光伏支架(30)相连的安装部(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2)设为两个并沿所述纵长方向s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部(111)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座(12)与所述安装部(111)的距离相同;或者,所述连接座(12)设为至少三个,并沿所述纵长方向s依次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2)与所述增强件(11)相互焊接固定、卡接固定、粘接固定或者采用第一紧固件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2),所述增强件(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2)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12),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12)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2)中,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2)与所述增强件(11)。

6.一种组合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边框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增强构件(10),还包括主体边框(20),所述连接座(12)与所述主体边框(2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边框(20)的侧面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导槽(21),所述滑动部(121)与所述导槽(21)相应设置并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部(121)与所述导槽(21)的壁体焊接固定或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21)设为一个并位于所述主体边框(20)的其中一侧,或者,所述导槽(21)为两个并分别布置于所述主体边框(20)的相对两侧;和/或,所述滑动部(121)上设有第三安装孔(1211),所述导槽(21)的壁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1211)位置相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1211)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滑动部(121)与所述导槽(21)的壁体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2)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第一镂空孔(123);和/或,所述滑动部(121)上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第二镂空孔(1212);和/或,所述主体边框(20)上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第三镂空孔(22);和/或,所述导槽(21)的槽口边沿设有沿所述纵长方向s延伸设置的限位部(211),所述限位部(211)与所述滑动部(121)相互抵接配合,以限制所述滑动部(121)经所述槽口脱离出所述导槽(21);和/或,所述主体边框(20)上设有卡槽(23),所述卡槽(23)用于装设光伏组件(40)。

10.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边框,还包括光伏支架(30),所述组合式边框连接于所述光伏支架(30)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增强构件、组合式边框以及光伏发电装置。增强构件装设于主体边框危险截面部位,该危险截面部位的应力集中容易撕裂,使得主体边框的约束位置的弯矩减小,缓解约束位置因应力集中导致的边框撕裂失效。此外,由于连接座设有与主体边框滑动配合的滑动部,组装时使连接座和/或主体边框沿纵长方向S滑动,待增强构件的位置调整准确后,也即例如移动至危险截面部位,使连接座与主体边框连接固定,组装操作方便可靠,并使得力学性能相对最优,这样主体边框的力学性能和材料利用率能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另外,由于主体边框危险截面的部位通过增强构件得到补强后,可以相对减小主体边框的线密度以提供较大的降本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任晋贤,夏正月,苏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