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3742发布日期:2023-10-25 11:4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1、在发电机故障突然停机时,转子中的巨大能量需要释放,需要一个释放的回路来安全地将这些能量消耗掉,即灭磁,就是将发电机转子绕组中的磁场能量尽快地减小到最小程度并将其过压能量消耗;另外当发电机转子回路发生了例如雷击,异步运行,开关分合所引起的过压时,需要进行过压检测,需要一个检测过压与常规灭磁的装置,既可以使用在常规灭磁回路中,也可以使用在过电压检测回路中。

2、目前的应用将灭磁与过压基于不同的回路进行独立设计,当遇到不同电厂使用的直流电压等级不一致时,无法自适应,需要根据现场要求更换不同的板件并进行配置。使用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通过柔性设计,提供了一种同步发电机灭磁与过压回路二合一的触发装置,可以解决针对不同电压等级,以及不同发电机及电厂的保护系统,从而完成灭磁及过电压监视。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v1、第二可控硅v2、电阻r18、电阻r28、电阻r101、过流继电器q100、转折二极管v66、公共限流电阻r55、干簧继电器q10、二极管v13、二极管v14、二极管v23、二极管v24、电阻r31和电阻r32,第一可控硅v1和第二可控硅v2正反向并联后与电阻r101串联连接,过流继电器q100连接在电阻r101与转子正极之间,电阻r18连接在第二可控硅v2的栅极与转子负极之间,电阻r28连接在第一可控硅v1的栅极与转子正极之间,转折二极管v66和公共限流电阻r55串联连接在第一可控硅v1栅极和第二可控硅v2的栅极之间,干簧继电器q10的常闭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13与二极管v14之间,干簧继电器q10的常开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23与二极管v24之间,电阻r31和电阻r32串联后连接在干簧继电器q10常闭触点和第一可控硅v1的栅极之间。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21、二极管v22、二极管v25、二极管v26和二极管v27,二极管v21、二极管v22、二极管v23、二极管v24、转折二极管v66、公共限流电阻r55、二极管v25、二极管v26和二极管v27依次串联连接在转子负极与第一可控硅v1的栅极之间。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和电阻r46,电阻r41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2两端,电阻r42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3两端,电阻r43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4两端,电阻r44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5两端,电阻r45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6两端,电阻r46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7两端。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11、二极管v12、二极管v15、二极管v16和二极管v17,二极管v11、二极管v12、二极管v13、二极管v14、转折二极管v66、公共限流电阻r55、二极管v15、二极管v16和二极管v17依次串联连接在转子正极与第二可控硅v2的栅极之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和电阻r36,电阻r31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2两端,电阻r32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3两端,电阻r33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4两端,电阻r34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5两端,电阻r35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6两端,电阻r36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7两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干簧继电器q20,干簧继电器q20的常闭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13与二极管v14之间,干簧继电器q20的常开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23与二极管v24之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干簧继电器q30,干簧继电器q30的常闭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13与二极管v14之间,干簧继电器q30的常开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23与二极管v24之间。

9、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计为柔性设计,满足所有电压等级要求;

10、2)本实用新型每种电压等级都配置的双路,可根据现场要求进行配置。过压与灭磁使用公用的触发回路配置。因使用公共回路,首先节约成本,其次使用更加方便,使用一块触发板完成所有功能。



技术特征:

1.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可控硅v1、第二可控硅v2、电阻r18、电阻r28、电阻r101、过流继电器q100、转折二极管v66、公共限流电阻r55、干簧继电器q10、二极管v13、二极管v14、二极管v23、二极管v24、电阻r31和电阻r32,第一可控硅v1和第二可控硅v2正反向并联后与电阻r101串联连接,过流继电器q100连接在电阻r101与转子正极之间,电阻r18连接在第二可控硅v2的栅极与转子负极之间,电阻r28连接在第一可控硅v1的栅极与转子正极之间,转折二极管v66和公共限流电阻r55串联连接在第一可控硅v1栅极和第二可控硅v2的栅极之间,干簧继电器q10的常闭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13与二极管v14之间,干簧继电器q10的常开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23与二极管v24之间,电阻r31和电阻r32串联后连接在干簧继电器q10常闭触点和第一可控硅v1的栅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21、二极管v22、二极管v25、二极管v26和二极管v27,二极管v21、二极管v22、二极管v23、二极管v24、转折二极管v66、公共限流电阻r55、二极管v25、二极管v26和二极管v27依次串联连接在转子负极与第一可控硅v1的栅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和电阻r46,电阻r41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2两端,电阻r42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3两端,电阻r43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4两端,电阻r44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5两端,电阻r45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6两端,电阻r46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27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二极管v11、二极管v12、二极管v15、二极管v16和二极管v17,二极管v11、二极管v12、二极管v13、二极管v14、转折二极管v66、公共限流电阻r55、二极管v15、二极管v16和二极管v17依次串联连接在转子正极与第二可控硅v2的栅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和电阻r36,电阻r31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2两端,电阻r32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3两端,电阻r33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4两端,电阻r34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5两端,电阻r35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6两端,电阻r36并联连接在二极管v17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干簧继电器q20,干簧继电器q20的常闭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13与二极管v14之间,干簧继电器q20的常开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23与二极管v2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还包括干簧继电器q30,干簧继电器q30的常闭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13与二极管v14之间,干簧继电器q30的常开触点连接在二极管v23与二极管v24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本技术涉及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过压检测及灭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V1、第二可控硅V2、电阻R18、电阻R28、电阻R101、过流继电器Q100、转折二极管V66、公共限流电阻R55、干簧继电器Q10、二极管V13、二极管V14、二极管V23、二极管V24、电阻R31和电阻R32。本技术通过柔性设计,提供了一种同步发电机灭磁与过压回路二合一的触发装置,可以解决针对不同电压等级,以及不同发电机及电厂的保护系统,从而完成灭磁及过电压监视。

技术研发人员:孔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孔明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