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8086发布日期:2023-11-30 09:4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壳体。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逆变器、就地升压箱变等设备组成,其中逆变器将光伏的直流电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交流电,升压后并入电网,逆变器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逆变器壳体对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进行支撑防护,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证逆变器正常运行;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8054934 a,公告日2018年05月18日,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壳体结构,属于逆变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逆变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通过沿其横向设有的电磁屏蔽板将壳体本体隔设为用于存放逆变器中的控制模块的控制腔和用于存放逆变器中的第一逆变模块和第二逆变模块的总逆变腔,总逆变腔中通过两块沿壳体本体纵向方向并行设置的隔离板将总逆变腔隔设为依次相邻的第一逆变腔、冷却腔和第二逆变腔,第一逆变腔内用于设置第一逆变模块等。本逆变器壳体结构的优点在于:冷却腔的设置提高了安装逆变器中的冷却模块的空间,为设置冷却效果好的冷却模块提供了安装空间的保证;

3、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装置在使用时,有着防尘效果不佳的缺陷,由于光伏发电系统所配对的逆变器通常直接放置在露天环境下,导致外界的雨水、风沙易经过装置的散热孔进入装置的内部,对装置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箱门和隔板,所述箱体底端的内部开设有进线孔,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内部固定有观测窗,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结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有隔板,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电子元器件,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槽、安装块、固定板、偏心轮、连接杆和压板,所述安装块固定在箱体的一侧,所述安装块的外侧套设有安装槽。

5、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铰接有偏心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侧固定有压板。通过将安装块对准并插入安装槽的内部,按压偏心轮,使压板将安装块按压在固定板的表面,将安装块及装置的位置固定。

6、优选的,所述偏心轮与连接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安装块的内部与压板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安装块与箱体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8、优选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挡板、斜板、滤网和隔栏,所述挡板固定在箱体的两侧,所述挡板的一侧均固定有斜板。通过斜板对穿过挡板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斜板使下落的雨水不易进入挡板的散热孔中。

9、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一侧设置有隔栏。

10、优选的,所述斜板在挡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斜板在挡板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逆变器壳体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3、(1)通过斜板对穿过挡板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斜板使下落的雨水不易进入挡板的散热孔中,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进气防尘功能,便于对进入装置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风沙进入装置的内部,同时使雨水不进入散热孔中,增强了此装置的功能性;

14、(2)通过将安装块对准并插入安装槽的内部,按压偏心轮,使压板将安装块按压在固定板的表面,将安装块及装置的位置固定,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快速装卸功能,便于快速的对装置进行装卸,使工作人员便于将装置取下进行维护,增强了此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1)、箱门(3)和隔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端的内部开设有进线孔(2),所述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箱门(3),所述箱门(3)的内部固定有观测窗(4),所述箱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结构(5),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隔板(6),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8),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子元器件(7),所述安装结构(8)包括安装槽(801)、安装块(802)、固定板(803)、偏心轮(804)、连接杆(805)和压板(806),所述安装块(802)固定在箱体(1)的一侧,所述安装块(802)的外侧套设有安装槽(8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0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803),所述固定板(803)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杆(805),所述连接杆(805)的一侧铰接有偏心轮(804),所述连接杆(805)的另一侧固定有压板(8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804)与连接杆(805)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连接杆(805)延伸至安装块(802)的内部与压板(80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802)与安装槽(80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安装块(802)与箱体(1)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包括挡板(501)、斜板(502)、滤网(503)和隔栏(504),所述挡板(501)固定在箱体(1)的两侧,所述挡板(501)的一侧均固定有斜板(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01)的另一侧设置有滤网(503),所述滤网(503)的一侧设置有隔栏(5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502)在挡板(50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斜板(502)在挡板(501)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箱体、箱门和隔板,箱体底端的内部开设有进线孔,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箱门,箱门的内部固定有观测窗,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结构,箱体的内部固定有隔板,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电子元器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槽、安装块、固定板、偏心轮、连接杆和压板,安装块固定在箱体的一侧,安装块的外侧套设有安装槽。本技术通过斜板对穿过挡板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斜板使下落的雨水不易进入挡板的散热孔中,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进气防尘功能,便于对进入装置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风沙进入装置的内部,同时使雨水不进入散热孔中,增强了此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龙,李琪,王亮,陈晓东,薛标文,王悦霖,陆歆,王晋,吴海瑞,李鹏慧,尚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