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模组、逆变器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7321发布日期:2023-10-14 11:1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模组、逆变器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功率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模组、逆变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功率模组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但螺栓连接会使得功率模组的电感更高,在换流时,回路中的尖峰电压也会更高,从而会影响车辆的电驱动的整体性能。

2、所以有必要对功率模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功率模组、逆变器以及车辆,本申请提供的功率模组可以解决功率模组电感较高以及功率模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模组,包括:

3、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上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绝缘垫片;

4、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具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插槽;

5、当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插入至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绝缘垫片与所述插槽插接。

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重合处为第一接缝,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重合处为第二接缝,所述第一接缝处设置有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第二接缝处设置有第二焊接区域,所述第一焊接区域与所述第二焊接区域在所述功率模组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

7、可选地,所述绝缘垫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长度。

8、可选地,所述绝缘垫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长度。

9、可选地,所述绝缘垫片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

10、所述绝缘垫片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块为电容模块,所述第二模块为功率模块。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块为功率模块,所述第二模块为电容模块。

13、可选地,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的第一部分内嵌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的第二部分裸露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与所述电容模块连接。

14、可选地,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内嵌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裸露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与所述电容模块连接。

15、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增加所述功率模块的爬电距离。

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包括上述的功率模组。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功率模组。

18、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插入至容纳腔的内部,缩短了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了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连接的电路回路,能够降低功率模组的电路的电感;采用插接的方式装配效率更高,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1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第三电极(21)重合处为第一接缝(3),所述第二电极(12)与所述第四电极(22)重合处为第二接缝(4),所述第一接缝(3)处设置有第一焊接区域(31),所述第二接缝(4)处设置有第二焊接区域(41),所述第一焊接区域(31)与所述第二焊接区域(41)在所述功率模组(100)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片(1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11)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片(1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1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片(1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1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片(1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12)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为电容模块,所述第二模块(2)为功率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为功率模块,所述第二模块(2)为电容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壳体(25),所述第三电极(21)和所述第四电极(22)的第一部分内嵌在所述壳体(25)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极(21)和所述第四电极(22)的第二部分裸露在所述壳体(25)的外部与所述电容模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壳体(25),所述第一电极(11)和所述第二电极(12)的第一部分内嵌在所述壳体(25)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极(11)和所述第二电极(12)的第二部分裸露在所述壳体(25)的外部与所述电容模块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10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5)的外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251),所述凹槽(251)用于增加所述功率模块的爬电距离。

12.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模组。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功率模组、逆变器以及车辆,功率模组包括: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上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绝缘垫片;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具有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插槽;当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插入至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绝缘垫片与所述插槽插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功率模组的电路的电感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骆传名,杨胜松,范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