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5629发布日期:2023-12-07 00:5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网口防护,具体地,涉及一种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信号接口防护电路是现在工业级产品必备设计,可以让产品内部的电路得到保护,减少内部芯片的损坏率并增强设备稳定性;在工业认证过程中需要对电路进行辐射和抗干扰测试等,为了避免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因此对设备防护电路有着严格的国家标准(gb/t)要求。

2、如图1所示,现有网口的防护电路一般是使用气体放电管11和变压器12以及静电管13进行防护。现有技术能够对浪涌干扰和静电等进行防护,但是具有现有网口的防护电路的设备会对外界辐射干扰信号,导致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3、因此,具有现有网口的防护电路的设备会对外界辐射干扰信号,会对周围的设备造成干扰的技术问题。

4、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具有现有网口的防护电路的设备会对外界辐射干扰信号,会对周围的设备造成干扰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包括:

3、变压器和两个防护电阻,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用于与网口的数据正端和数据负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各自串联一个所述防护电阻以连接外部的phy芯片;

4、共模电感,所述共模电感的两个脚与其中一个防护电阻并联,另外两个脚与另一个防护电阻并联;

5、焊盘,所述共模电感和与之并联的两个所述防护电阻固定在同一个焊盘之上。

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网口的emc防护电路。

7、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8、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变压器通过其工作形式将前级电路(即网口)和后端电路隔开,能够有效的保护后端电路中的phy芯片,降低设备的损坏率;且能通过其内部的电压抽头和泄电电阻路径将变压器之前的瞬态电流释放掉,其电感特性抑制了部分共模干扰。

9、通过共模电感和两个防护电阻并联兼容的设计,预留焊盘,使得共模电感和防护电阻共用同一焊盘,即在防护电阻的焊盘上同样设置共模电感,减少emc防护电路上的设计面积;同时能够具有现有网口的防护电路的设备对外界辐射干扰信号较小,对周围的设备的干扰较小,且能够在做辐射测试时通过变更电感的型号以提升共模电感的共模抗扰能力,以改善具有网口的emc防护电路的设备的辐射问题,不用更换封装修改电路板,避免二次开发的成本。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能够通过辐射测试,后级添加的共模电感电路能避免出现二次开发的情况,共模电感和防护电阻兼容电路的设计能减少电路板的设计面积,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放电管,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并联,所述气体放电管的第三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电防护管,所述静电防护管的两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管为tvs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网口包括四对传输线,所述变压器为四个,每个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用于与网口的一对传输线的数据正端和数据负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电阻采用贴片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采用贴片共模电感。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网口的emc防护电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及电子设备。网口的EMC防护电路包括:变压器和两个防护电阻,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用于与网口的数据正端和数据负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各自串联一个所述防护电阻以连接外部的PHY芯片;共模电感,所述共模电感的两个脚与其中一个防护电阻并联,另外两个脚与另一个防护电阻并联;焊盘,所述共模电感和与之并联的两个所述防护电阻固定在同一个焊盘之上。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的网口的防护电路抗外界辐射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帅,张树民,邓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