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4970发布日期:2023-09-07 23:2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汇流排、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机,特别是涉及汇流排、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壮大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电机也趋向高压化、高速化、集成化、平台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电机定子作为驱动电机的关键零部件,普遍采用圆铜线电机定子方案,但圆铜线电机定子由于其槽满率和功率密度很难有大的突破,扁铜线电机定子逐渐成为了电机企业的新宠。扁线电机与圆线电机相比具有槽满率高、体积小、功率密度大、适于自动化生产等特点,已经成为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扁线电机就是定子绕组中采用扁铜线,先把绕组做成类似发卡一样的形状,穿进定子槽内,再在另外一端把发卡的端部焊接起来。

2、但扁线电机的扁铜线截面积较大,导致其在折弯、串并联点连接、绑扎固定、走线布置等操作上与圆铜线定子相比更难操作。随着扁线定子并联支路数和层数的增加,其引出线也越来越复杂。为降低工艺难度、减少焊接出错频次以及提升定子总成的可制造性,扁线电机多采用汇流排对其引出线进行整理,从而减少绕组异形线的制造。但在相关技术中,汇流排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容易导致电机体积过大,进而导致车辆上电机空间布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降低电机体积问题,提供一种汇流排、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

2、一种汇流排,用于与电机绕组的引出线连接,所述汇流排包括绝缘座、第一相连接排、第二相连接排以及第三相连接排,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相连接排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均穿设于所述绝缘座,并且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相连接排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沿所述电机绕组的径向间隔排布。

3、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相连接排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桥,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段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沿所述电机绕组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排布,所述连接桥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连接桥的另一端跨过所述第一相连接排并与所述第二段连接。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座开设有用于穿入所述引出线的定位槽。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相连接排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均包括本体部以及分别连接在本体部两端的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所述本体部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均穿出于所述绝缘座并用于与所述引出线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均设有焊脚,所述焊脚沿所述电机绕组的轴向凸起。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相连接排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还均包括引出部,所述引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上,所述引出部沿所述电机绕组的轴向延伸并穿出于绝缘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座开设有相互隔绝的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以及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一相连接排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相连接排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三相连接排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腔内。

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包括电机绕组以及上述的汇流排,所述电机绕组的端部设有第一相引出线、第二相引出线以及第三相引出线,所述第一相引出线与所述第一相连接排连接,所述第二相引出线与所述第二相连接排连接,所述第三相引出线与所述第三相连接排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绕组还包括内层线圈与外层线圈,所述内层线圈与外层线圈同心套设,所述内层线圈与外层线圈相串联并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端部形成串联结,所述串联结沿所述电机绕组的径向弯折设置,并且所述串联结与所述汇流排在所述电机绕组的轴向方向上层叠设置。

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扁线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定子以及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穿设于所述电机定子中。

13、上述汇流排、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通过将第一相连接排、第二相连接排以及第三相连接排穿设在绝缘座中,并使得第一相连接排、第二相连接排以及第三相连接排沿电机绕组的径向间隔排布,从而相比于传统的沿电机绕组的轴向层叠设置的汇流排,本申请的汇流排压缩了轴向尺寸,从而将汇流排安装于电机定子后能有效降低电机定子的轴向尺寸,减少扁线电机安装所需空间,使得扁线电机在车辆上的空间布置更为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汇流排,用于与电机绕组的引出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绝缘座、第一相连接排、第二相连接排以及第三相连接排,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相连接排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均穿设于所述绝缘座,并且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相连接排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沿所述电机绕组的径向间隔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连接排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桥,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段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沿所述电机绕组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排布,所述连接桥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连接桥的另一端跨过所述第一相连接排并与所述第二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开设有用于穿入所述引出线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相连接排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均包括本体部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部两端的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所述本体部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均穿出于所述绝缘座并用于与所述引出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部和所述第二接线部均设有焊脚,所述焊脚沿所述电机绕组的轴向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连接排、所述第二相连接排以及所述第三相连接排还均包括引出部,所述引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上,所述引出部沿所述电机绕组的轴向延伸并穿出于所述绝缘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开设有相互隔绝的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以及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一相连接排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相连接排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三相连接排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腔内。

8.一种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绕组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所述电机绕组的端部设有第一相引出线、第二相引出线以及第三相引出线,所述第一相引出线与所述第一相连接排连接,所述第二相引出线与所述第二相连接排连接,所述第三相引出线与所述第三相连接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绕组还包括内层线圈与外层线圈,所述内层线圈与外层线圈同心套设,所述内层线圈与外层线圈相串联并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端部形成串联结,所述串联结沿所述电机绕组的径向弯折设置,并且所述串联结与所述汇流排在所述电机绕组的轴向方向上层叠设置。

10.一种扁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以及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穿设于所述电机定子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汇流排、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汇流排包括绝缘座、第一相连接排、第二相连接排以及第三相连接排,并且第一相连接排、第二相连接排以及第三相连接排均穿设于绝缘座,第一相连接排、第二相连接排以及第三相连接排沿电机绕组的径向间隔排布。上述汇流排压缩了轴向尺寸,从而将汇流排安装于电机定子后能有效降低电机定子的轴向尺寸,减少扁线电机安装所需空间,使得扁线电机在车辆上的空间布置更为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宽,董大为,夏伟,程麒,张健春,赵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马威电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