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0234发布日期:2023-11-22 19:5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供电电源,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1、在电力系统的测量中,电压和电流的测量需要使用两路互相隔离的正负电源为电路中的有源器件供电。

2、目前,搭建正负供电电源电路,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3、一是使用正负稳压电源芯片构建正负供电电源电路,将一个12v电压通过正线性电源稳压至正5v,负线性电源稳压至负5v,两者共地可实现正负电源设计,再加入精密电阻实现电压滑变,从而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正负稳压芯片构建的正负供电电源电路效率低,且无法实现隔离的功能。

4、二是通过开关电源芯片,发出占空比一致的pwm1和pwm2,经过原边匝数n1=n2的变压器,从副边输出全波信号,再通过全波整流产生一个电压,通过稳压管等额外的稳压电路方式产生正负供电电源。开关电源芯片和变压器的方案可以实现隔离的电源输出,但使用开关电源芯片会引入电磁噪声,影响到电力系统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采用自激震荡和信号调理来替代开关电源芯片,搭建两组独立的正负供电电源。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自激震荡电路、施密特整形电路、分频整形电路、隔离变压电路和整流稳压电路;

3、所述的分频整形电路分为两路,第一路为相互电性连接的d触发器u41和逻辑与芯片u42,u41的2脚和6脚相连并且8脚与12脚相连构成两路分频电路,u41的5脚和9脚分别接入u42的4脚和5脚,u41的6脚和8脚分别接入u42的9脚和10脚,u42的6脚分成两路分别串接电感l40、电阻r43、三级管q40的1脚和电感l41、电阻r44、三级管q41的1脚,u42的8脚分成两路分别串接电感l42、电阻r45、三级管q42的1脚和电感l43、电阻r46、三级管q43的1脚,第二路为相互电性连接的d触发器u31和逻辑与芯片u32,u31的2脚和6脚相连并且8脚与12脚相连构成两路分频电路,u31的5脚和9脚分别接入u32的4脚和5脚,u31的6脚和8脚分别接入u32的9脚和10脚,u32的6脚分成两路分别串接电感l30、电阻r33、三级管q30的1脚和电感l31、电阻r34、三级管q31的1脚,u32的8脚分成两路分别串接电感l32、电阻r35、三级管q32的1脚和电感l33、电阻r36、三级管q33的1脚。

4、优选的,还包括上电保护电路,所述的上电保护电路与隔离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的上电保护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和mos管驱动电路。

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7、一是输出供电电源具有隔离性,后级供电电源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到前级供电电源导致系统停止运转。

8、二是通过死区和上电保护电路,保证双电源供电电路稳定运行。

9、三是实现两路独立正负电源的输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自激震荡电路、施密特整形电路、分频整形电路、隔离变压电路和整流稳压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保护电路,所述的上电保护电路与隔离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保护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和mos管驱动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供电电源领域,涉及一种隔离型单电源转正负双电源供电电路,采用自激震荡和信号调理来替代开关电源芯片,搭建两组独立的正负供电电源。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自激震荡电路、施密特整形电路、分频整形电路、隔离变压电路和整流稳压电路,上电保护电路与隔离变压电路电性连接;分频整形电路分为两路,第一路为电性连接的D触发器U41和逻辑与芯片U42,U42的6脚和8脚分成两路分别串接电感、电阻、三级管的1脚,第二路为电性连接的D触发器U31和逻辑与芯片U32。本技术后级供电电源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到前级,通过死区和上电保护电路,保证双电源供电电路稳定运行,实现两路独立正负电源的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白洪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艾诺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