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9097发布日期:2023-12-21 14:2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排放处理系统(scr)领域,特别是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


背景技术:

1、泵电机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电机部分;2、机械部分;3、支架组件部分。其中电机部分由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组成;机械部分是由偏心轮组件组成;支架组件部分是由支架和支架轴承组成。泵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电机部分和机械部分固定在支架组件上,由电机带动机械部分(偏心轮组件)连接负载进行往复运动。偏心轮组件由摆轮、轴承、偏心轴、和挡圈组成。其组装方式为:先将轴承压入摆轮内,组成摆轮组件;再将偏心轴通过轴承内圈压入到摆轮部件内,再将2个挡圈分别套在轴的二端,并且顶住轴承的内钢圈,最后成为偏心轮组件。

2、目前国内在该泵电机上所使用的偏心轴为分体式,即:偏心套和偏心轴分别为单个主体零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偏心套先压入到偏心轴指定的位置上形成组合体,这需要偏心轴外径和偏心套的内径间的配合要求极高,所需的加工成本和难度极大,合格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以解决目前泵电机使用的分体式偏心轴加工成本高、加工难度大以及合格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包括:

3、底座;

4、偏心轮组件,所述偏心轮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偏心轮组件包括偏心轴,所述偏心轴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第三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段以及第三轴段的直径,所述第一轴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三轴段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轴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段以及第三轴段的轴线不重合;

5、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轴段的轴端连接,以驱动所述偏心轴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部件以及转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包括机壳以及磁环,所述机壳内设有一端敞开的容纳腔,所述磁环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内环面上,所述定子部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定子部件包括定子铁芯、环形线架以及侧板,所述环形线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子铁芯固定于所述环形线架的外圆周面上,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容纳腔的敞口端,所述侧板与所述环形线架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上设有线束过孔。

6、如上所述的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轴承座,最外侧的一个所述轴承座凸设有支撑套,所述偏心轴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轴承座内,且所述偏心轴的一个轴端间隙配合于所述支撑套内;

7、所述定子部件与所述支撑套固定连接,所述机壳与所述偏心轴的凸出于所述支撑套的轴端固定连接。

8、如上所述的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偏心轮组件还包括摆轮、摆轮轴承以及挡圈,所述摆轮内壁与所述摆轮轴承的外圈过渡配合,所述摆轮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偏心轴的外圈过盈配合,所述挡圈包括两个,所述摆轮轴承被夹持于两个所述挡圈之间。

9、如上所述的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套上环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环形线架上设有若干定位块,若干所述定位块与若干所述定位槽一一配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轴采用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第三轴段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解决了分体式偏心轴由于偏心套和偏心轴同心度误差所导致的压装和加工难度,同时避免了由于偏心轴外径和偏心套内径由于加工精度误差所造成的松脱或膨胀变形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轴承座,最外侧的一个所述轴承座凸设有支撑套,所述偏心轴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轴承座内,且所述偏心轴的一个轴端间隙配合于所述支撑套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件还包括摆轮、摆轮轴承以及挡圈,所述摆轮内壁与所述摆轮轴承的外圈过渡配合,所述摆轮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偏心轴的外圈过盈配合,所述挡圈包括两个,所述摆轮轴承被夹持于两个所述挡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上环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环形线架上设有若干定位块,若干所述定位块与若干所述定位槽一一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包括:底座;偏心轮组件,所述偏心轮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偏心轮组件包括偏心轴,所述偏心轴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第三轴段;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轴段的轴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部件以及转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包括机壳以及磁环,所述定子部件包括定子铁芯、环形线架以及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线束过孔。本技术的偏心轴采用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第三轴段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解决了分体式偏心轴由于偏心套和偏心轴同心度误差所导致的压装和加工难度,同时避免了由于偏心轴外径和偏心套内径由于加工精度误差所造成的松脱或膨胀变形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赵孝凯,魏彬彬,崔太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元中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